孙存周琐闻摘录—童旭东

2011年11月08日 孙存周先生文章,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2045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7,653 views 次

1978年我在南京上学,当时很喜欢美声,但是高音总是发紧,共鸣不佳。一位同学告诉我他家的一位邻居虽然80多岁了,但是发声非常好。于是介绍我认识了这位老人,老人叫刘子明,他告诉我他的发声方法是从练拳得来的。要我抱着椅子,用类似于骑马蹲裆式的样子练发声。老人很健谈又很热心。我本来就喜欢收集武林典故,所以很快就跟老人谈到一起去了。老人出身于杭州,曾当过李景林的私人秘书,并在民国政府担任过职务,与民国时期的许多武术家都有来往,对孙存周先生更是非常熟识。本文所谈孙存周先生事迹的内容就是源自当年刘先生的讲述。文中的评述则是笔者添加的。
抗战爆发前,存周先生在上海,当时存周先生在武术界的名气很大,上海的很多社会名人都跟着存周先生学拳。一天存周先生与刘子明先生谈一位国画名家(名字笔者忘记了)的画,存周先生说这画上的松树是南方的松树。刘先生问:“何以见得?这画上又没有标明作画的地点。难道北方就没有这种松吗?”存周先生说:“北方当然有这种松。但是这画上的松鼠是南方的。画上的这只松鼠,毛稀体瘦,尾巴也小些。而北方的松鼠毛密体肥,尾巴也大。”一件小事,反映出存周先生观察事物的细致。并不是象有些人传说的,是个粗鲁的人。
还有一次,刘先生与存周先生去外面喝酒,正好遇到一位武术界的熟人,他很兴奋的拿出一本书来递给存周先生,并说:“这里面写着你呀!”存周先生本来己接过了那本书,听了他这么一说,看也没看,就挥挥手说:“噢,我有,我有。”当即把书还给了对方。吃过饭出来,刘先生好奇,就问那是本什么书?存周先生说:“我哪儿知道呀?”原来存周先生根本就没有那本书,为了避免罗嗦,托词而已。后来刘先生从那位熟人那里借来那本书,原来是本介绍武术名家的书,上面称赞存周先生的技艺如何卓绝。于是,刘先生翻到该页拿去给存周先生看,以为存周先生会高兴的。哪知存周先生还是看也不看,把书一合还给了刘先生,见刘先生不解,存周先生解释说:“这都是些无聊闲语。我年少时也喜欢比较高低。以争天下第一的名誉为荣。后来常受先严训诫,才知道求艺者莫求名。只有艺近于道,其他皆是虚幻。”
存周先生是以家传的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称著于世。这三种拳都有神气方面的讲究。那么什么是神气?那时刘先生一直没有弄明白,问过一些人,也大多讲不切实。于是就问存周先生。存周先生说:“初练拳术,要把神气二字理解的肤浅一些为好。神就是保持注意力集中,精神警觉的样子。气就是重心。你把拳论上所有谈气的运动都当作重心的运动,很快就能入门了。”后来据刘先生讲,他按此去练拳,果然很有成效。当年笔者听刘先生这样讲时,认为老人家一定是词不达意。始终也不愿意相信气就是重心。只是到了近年,才体会出此言不虚。存周先生的这个比喻真是点睛之笔。
刘先生讲过孙存周先生和当年其他武术名家的许多事迹,斯人已去,本文仅择其二三,以管窥一斑。

---------------------------------------
关于气与重心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等号关系。初学时不知道气为何物,可以借此来诱导。当真正练出中和之气后,则气就是气,重心就是重心。气可以是重心,气又可以不是重心。
当年存周先生在上海坐在椅子上,两手搭在椅子两侧的扶手上,周身不动,而使无法握住存周先生的手臂。这时的状态,气就不是重心。
关于神气之说,在架子没有练明白时,多谈则是误人。故练拳要先从“肤浅”处入手,逐次深入。我想这才是存周先生当年如此比喻的意思。
-----------------------------------------
当年上海有位名声赫赫的太极拳宗师某,身体魁伟,以发人擅长。孙存周有一位朋友当年向某学习太极拳。某不喜欢这人,每次拿他当靶子打来打去,不给他认真讲手。一次孙存周听他这位朋友讲起这位宗师的这种情况。于是,孙存周就陪他去看某教拳。当某又拿这位朋友发来打去时,孙存周走过去对某讲:“y叔您也来发发我吧。”某见孙存周的神色,心中一惊,连连拱手说:“老弟玩笑,我哪儿发得了你?!我也就是给他说说手而已。”随之便认真给孙存周的这位朋友讲手、喂手。后来这位朋友讲:孙家的拳艺最实用,就是太吃功夫。一般人练不了。某家太极拳适合于一般人练习,更能使一般文人感兴趣。所以从学者也多。
还有一年,上海武术界聚会,另一位太极拳宗师借讲太极拳的特点抬己贬人。孙存周起身打断他的话。孙存周说:“不能因为你自己只吃过饺子,就说天下的饮食就只有饺子好吃。如果你想尝尝别的味道,我现在就可以给你。”这位太极拳宗师见状,立即坐下不敢再接话了,他的儿子、徒弟也没有一个敢接话的。
孙存周先生自己很谦虚,从来都是低调。但是如果谁在他面前犯狂,孙存周先生也绝不会给他面子。不知趣者,孙存周必然要让他当众献丑,自取其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文字史料记载孙禄堂先生的轻功空古绝今,金一明记载“艺之精绝,得未曾有”。至于口碑逸事有孙禄堂先生八步凌空之传说,也有腾空丈余捉住凉棚顶上蝙蝠之传说。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