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因了义阐中和 大象无形理太极—孙式太极拳传人张大辉侧记

2014年09月21日 中航工业制造所太极协会 ⁄ 共 4861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7,308 views 次

张大辉,1964年生,蒙古族,孙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孙剑云先生(孙式太极拳创立者孙禄堂先生之嫡女)的入室弟子,蒙古密法专家。内蒙古赤峰人,现居北京。1988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本科毕业,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国航空体协太极文化顾问。现任中航工业制造所所长助理,所太极协会会长。同时兼任内蒙古赤峰、山西大同、江苏常州中简科技、浙江建德、京城控股等多地多家孙式太极拳和蒙古密法研究机构负责人或名誉负责人。

张大辉先生是当代孙式太极拳和蒙古密法的主要传承人和代表人物、太极文化七步九点论的提出者。2011年7月入选《中国太极拳大百科》。2013年1月申报的“孙式太极拳”项目被评为北京市朝阳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遺产。曾配合孙剑云先生拍摄孙式太极拳推手录像、拳照等。撰写有《孙式太极拳文化内涵初探》、《蒙古密法筒介》、《太极文化的七步九点论》、《太极拳进境三意三形说》等多篇太极文化研究文章。出版有《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又名孙式太极拳十五式)》等专著。

一、乘愿而来,承继绝学
BOJI201406
 
  张大辉老师,来自蒙古草原一个曾经有过显赫背景与渊源的家族,他是成吉思汗十七世孙阿勒坦汗(意为“黄金家族可汗”,明史称俺答汗,明朝封顺义王,“中兴之主”达延汗之孙|的真系后人。这位“黄金家族”的后裔,是如何同时继承了孙式武学和蒙密功法两门中华武学至宝而走上传承光大中华武学之路的呢?
 
  1981年,张老师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不久,即因病休学,住院治疗一年多,也未见好转,情急之下,他想起了自己的外祖父。外祖父白相瑞先生年轻时在乌兰浩特出家做过喇嘛,是著名的蒙医专家和蒙古学学者,而且他还修习高深的蒙古密法。1982年暑假,张老师止式随外祖父习练蒙古密法。神奇的功法让久病的学子仅仅数月就返回了久违的校园。张老师亲身体会到了这种高深功法的神妙之处,自此坚持修习功法,历经三十余年而不断。
 
  这套蒙密功法,将萨满教修习功法、藏传密宗、中原道法、儒家经典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身心相参,形意互动,从与身心相关的“整、觉、象、明、了、色、空”等七种用意状态(也称为七步)出发,最终达到健益身心的目的。这套功法历来流传于蒙藏上层阶级,为王公贵族、历代达赖班禅及各派高僧法王所修习。
 
  张老师自小就能熟练背诵《周易》在内的很多儒家经典,在清华读书期间,又深入研究了《孙子兵法》及佛道等各家典籍,并在勤修蒙密功法和孙式武学的同时,广泛涉猎陈、杨、武、吴等各家太极拳学,杂学于诸位大家。在清华的十几年里,张老师除去完成学习任务,业余时间几乎全部花在了对中华武学及各家典籍的学习和研究上,这为后来他将蒙密与孙式太极拳学熔炼为一,从文化的层面重新构建太极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老师外祖父曾告诉他说,昔有武功高深之喇嘛,几十年间,遍访中原武林,回去后告曰:唯武(禹襄)孙(禄堂)为最强,因此特嘱张老师在京师从孙剑云先生学习。1992年,张大辉遵嘱拜剑云先生为师,学习孙式拳学。剑云先生感其心,念其诚,循循善诱,式式亲传,且要求严格,一周一查,逐点订正,倾囊以授。先生多次向人提及“大辉乘大愿而来,与已有法缘”等语。凭着孙老师的关爱提携和自己的睿智夙慧,刻苦精进,内外兼修,渐修静悟,张大辉老师得以尽得孙式武学之精髓,成为孙禄堂先生晚年武学的主要传承人。
 
    张老师学识渊博,随口就能背诵《周易》,随机随时皆可起卦。一次见张老师对我讲,“你现在是上泽下水,兑上坎下,坤卦也,不要被困住,我不禁啧啧称奇,因为此段时间,工作、家庭、事务一度让我焦头烂额,张者师即见即象,随而起卦,契机契时,度我境况,知易高深也。张老师不仅对易深研精到,对《孙子兵法》更是了然于心,倒背如流,以兵法用于武学,合而通之;至于儒释道武医各家经典,亦详熟深涉,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令人赞佩。
 
二、菩萨心肠,普济世人
 
    孙式拳最重“德”,孙禄堂曾言“务以德行为先,要恭敬谦逊,以涵养为本”。接触过张老师的人都知道,张老师常常助人济困,乐善好施,力尽所能而不求回报。一次驾车外出会友,行至山西境内,见路边一车侧翻,一名老太太头上流血不止,躺在车旁,而过往司机多怕耽误事情或招惹麻烦,纷纷避让,无人停车救助。只有张老师停车询问驱车带伤者及家属快速赶往最近的医院,及时救治了老人。
 
    这样的事还有很多,但张老师从不主动提及,总是讲“只要我能帮到的,总是要做的”。
 
    能觉者,所以能上求大道;有慈悲心者,所以能不化有情。觉者而有慈悲,知符合一,不落空谈,如说而行,如行而果,自觉觉他,自利利人,感悟自身、世界、他人,帮助自身、世界、他人,此之谓“菩提萨捶”也。太极协会的会员哪个有困难了,弟子、学生、友人家里有难事了,张老师只要听说,总是尽其所能地帮助解决。为了让更多人能修养身心,张老师根据广大职工和社会太极拳爱好者的要求,综含孙式太极拳和蒙密功法,积极改编推广简单易行的套路,先后创编了“三十二式全民健身太极拳”和“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成立了中航工业制造所太极协会和十几家分会,会员总数近万人,让数以万计的职工和爱好者接触到了上乘功法,保持了身心和谐和身体健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正如张老师诗云“思量谢场人生,凡事感恩不断。淡然本具不了情,非我都宜高看”。张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处处淡然虚怀若谷;善之若水,谨守武道的功高有德者。
 
三、金刚手段,贤者云集
 
     “道为德高者得”,这句话放在张老师身上再贴切不过。张老师不仅德高谦逊,功夫更是深不可测。张老师的友人朱先生,曾讲过一事:朱先生习练拳术十几年,功力深熏,知道张老师会打太极拳,就去找张老师切磋,趁其不备,猛然从背后偷袭,不想刚一接触到张老师的身体,未见张老师身形如何变化,自己后脑勺就如同重锤猛击一般,瞬间身体像被电击,大脑一片空白。朱先生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但这种感觉让他万分震惊,知道遇到了高人,赶忙道歉,而张老师只是笑着说了句“不是我打你,是你自己打你啊”。从此,这位朱先生追随张老师,习练起了孙式太极拳。
 
    这种如同电击的感觉,一位韩先生也向我讲起,同样也是被打后,对老师的功夫崇拜得五体投地,拜师求学。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孙剑云先生曾言,先父教导他,“练武术首先必须讲究武德。武德分两方面,一是口德,二是手德”。做为孙门第三代传人,张老师切实笃行,堪称典范。武林之中,切磋交手,他多次轻松战胜名家好手、技击名家、全国武术冠军等,却从不炫耀;皆能胜之,却从不向人谈及;不仅胜之,还处处以德服人,不让别人难堪。谈起各门各派时,张老师也总是赞赏有加,不去评论短长。所以,纵是对手,谈起张老师的武功与品德,都是称赞不已,心服口服。
 
    在张老师的弟子及从习者中,有一个奇特现象,就是英才贤者云集。这里既有知名博导、教授、高级研究员,也有国际大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还有医学专家、技击名家等等,很多人年龄他大,资历比他高,习武时间比他长,但他们都甘心情愿地拜在张老师门下,虚心求学更高的武术绝学。此种景象,堪称武术界一处风景。笔者有诗赞曰:功如虚谷秀,德若善溪潺。腹内和合在,胸中管磐弹。湖深飞鸟聚,海阔万流还。空谷幽兰霭,清华水木岚。澄澄真智妙,澹澹紫烟暄。兵易千家阅,三门百脉参。谢公东隐逸,王导北来全。橐龠胎息有,无形大象潜。诚如是也!
 
四、探赜索隐,构建太极
 
    张老师经常鼓励我们进行武术理论的研究,他说:“孙式武学是一门文武兼修的学问,是体学研究发展历程中的优秀范本,对之进行继承应该具有较高的个人素养”。张老师向我们强调,蒙古密法创自元代,元代学者借助当时蒙元帝国的强大军事和政治势力,集天下英才于大都(北京),创制了太极文化的变体——蒙古密法。蒙密;来源于中华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得益于蒙元帝国时期的兼蓄并包、宗教自由、海纳百川的文化政策和气魄。这个时期各种文化交相融合,儒、释、道、萨满乃至欧洲、中东的各种宗教都有生存成长的足够空间。人与人之间有了纠纷,往往不是先去考虑如何战胜别人,而是首先要谈判,寻求妥协,寻求和谐,如“忽里台”大会等制度,这也是成吉思汗之所以横扫世界的重要力量来源。所以,要有文化层面的学习,以及摒弃门户之见的广阔胸怀,才能更好地理解、吸纳和发扬珍贵的文化遗产。张老师深刻地体认到,
 
    蒙密功法、孙式拳学殊途同归,本无二致,从文化各层面是一致的。珍贵的武学功法是历史积淀下来的人类智慧结晶,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仅从表面字眼上来理解它,或从几个姿势来认识它,而更要从它背后深藏的厚重文化内涵来深入研究它,准确把握它,才能不“失去人们苦心孤诣用他们那个时代的文化标定下来的实践成果的精髓”(《孙式太极拳文化内涵初探》,《武魂》2006年第1期)。
 
    张大辉老师对孙式拳学进行了精到的总结:孙式拳学,与武与文,皆得要义。与武,头、手、肩、肘、膀、膝、足“三、九”安排,并和精神相协,可谓联动备至,精到无比。与文一理、二气、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要言之为九点论,可称理法谨密,结构森严。文武相统,与时偕进。总之,孙式拳学,是武学,也是道学。
 
    张大辉老师将蒙密与孙式武学,相互参学,融会贯通,深入太极文化之内涵,发掘太极文化之意义,提出了“七步九点论”,七步者,源自蒙密,“整、觉、象、明、了、色、空”等;九点者,取自孙式武学,一理、二气、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官也。
 
    张老师具体解释道,“七步说”概而言之:“整”即是建立联系,“觉”即是深化认识,“象”即是选择模式,“明”即是发挥作用,“了”即是自然运行,“色”即是丰富多彩,“空”即是预知未来。“九点论”择要言之:一理相关完整性,二气四象六合相关运动性,三才、五行相关稳定性,七星相关功能性,八卦相关特征性,九宫相关转化性。期间或有交叉,如六合也相关稳定性。
 
    张大辉老师结合自己的习练经验和理论思考,作《孙式太极拳文化内涵初探》、《蒙古密法简介》、《太极文化的七步九点论》、《太极拳进境三意三形说》等多篇太极文化研究文章,出版有《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又名孙式太极拳十五式)》等专着,对蒙密和太极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解析;进一步丰富和扩充了太极文化的内涵;详细阐明了蒙密与太极殊途同归、本无二致性;构建了七步九点论,在新时期对太极文化体系基本框架进行了重新思考、总结和架构;提出了三形三意说,在王宗岳《太极拳论》基础上,对形和意进行了进一步的解析、抽象和总结。
 
五、大隐于朝,大象无形
 
    白居易诗云“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大隐小隐之别,不在于所隐之处所,而在于所持之心。大隐者,不退缩,不避世,有担当,张大辉老师即是如此。
 
    张大辉老师曾言,修学孙式拳学要“提炼学问,学以致用;体用兼备,结合生活。真正的学问不排斥、不屏绝于社会;修为太极拳,尤其是孙式武学更当如此。我们孙式武学的核心要素‘一气伸缩’,即具备深刻的与时俱进的含义”。张老师慎思之、笃行之。在工作中,曾用“整、觉、象、明、了、色、空”的原则和四象做过二十多个项目案例,取得圆满的成果,所谓“任以四途”,知行合一也。2013年1月6日,中航工业制造所太极协会张大辉会长申报的《孙式太极拳》项目被评为“北京市朝阳区区鈒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大辉老师让我们修习的,不仅是武术,也不仅是功法,而是一门渊博精深的学问;内容极丰富,而内涵极简洁(“一气”及金字塔结构);知行合一,理法兼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心法与佛法相通,修习与道法相接,入世与儒家之“修齐治平”同,更遑论武医其它;不被社会所同化,亦不屏绝避世;不仅是出世修行的正法,亦是入世济民的良器。此之谓中华文化绝学之所在,法脉之正宗也。记如是。
(作者简介:张建峰,男,祖籍河南商丘,博士,现任北京工业大学讲师。2012年与张大辉老师相识并追随学习至今)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