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福刚发表的所有文章
  • 02月
  • 08日
中航工业制造所太极协会 ⁄ 共 1711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191 views 次
单推手形式简单,两个人对着站,一只手一个圈,基本人人都是从这种单调的形式开始接触推手的,但我发现有部分初学者,就这一个圈,自己练的时候间架整齐,神圆意满,等两个人一搭手偏偏就是划不圆。究其原因,大概是对这一个圈内的种种变化,缺乏必要的认识,走入较力的误区了吧。 我问过几个同伴:“单推手练什么?”有的说是练整劲,把身体的力量集中在一点,形松点紧,守中用中;有的说是练化劲,引出彼力,化发同时;有的说是练听劲,用意不用力,得用毛孔听,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还有的认为是练弹抖发力,黏着时候,训练“九......
阅读全文
推手中的接劲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引进落空,一类是截其未稳,还有一类是掤中求变。接劲后的不同反映养成了推手中的不同习惯,习惯最终形成各自的风格特点。这其中没有高下之分,可分者唯有时机、对象、火候、功力、意气上的差别,并且也没有定势和顺序,正常推手过程中这三类都会用到,并由此衍生出繁复的太极技法,这些接劲后如何如何暂且不谈,此文只针对初学者讨论接劲后的第一机(反映),有一定水平的师傅可以掠过不看,毕竟单纯的讲技法常常显得苍白无力,对初窥门径以外的人反而是种羁绊,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下面分别略......
阅读全文
  • 02月
  • 08日
刘树春先生文章 ⁄ 共 3370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996 views 次
练拳者如牛毛,得道者如麟角。何也?无外四种条件所限也。即:要有明师指点;本人要资质优异;要能下苦功夫;还要有缘分。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明师者,明白的老师,用现在的话就是好教练。好教练可能原来是好运动员,这样最好,因为他有当运动员的体验,但不一定非是不可,只要他能精通理论,并知道如何把理论变为学生的实践,就是一个好教练。我们常看到国际大牌球星退役后想当教练,要先进修,通过教练考试后才能做教练,并不因为你是顶级大牌球星而有所通融。这就是说好球员不一定是好教练,俗语说“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阅读全文
  • 02月
  • 08日
刘树春先生文章 ⁄ 共 997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6,276 views 次
近日看到有爱好者讨论关于三体式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三体式是形意拳的基础,没有正确的三体式就不可能练好形意拳。   站三体式的关键不是每次可以站多长时间,而是要看自己是否完全按照拳中的要求去站的,是否做到了里三合,外三合,气血是否通畅,气息是否顺畅等等。   如果不正确站一个小时也没有用,如果正确了就可以事半功倍。   后脚角度的问题,为了不至误导爱好者,谈一点我的看法。   三体式是形意拳的基础,孙氏拳的三体式更是不离中和二字,孙禄堂老先生倡导单重的练法是有其科学的道理的,后脚45度是一种......
阅读全文
《练拳体会》之一“三体式之手” 手形与劲力,食指与拇指撑开、食指向上挑住劲儿,指尖微扣,拇指与食指虎口撑圆、指尖微微向里扣住劲儿,其它三指均向里扣劲,这里特别应指出的是:大指与小指这时也是向外撑的劲儿,这样,大指、小指与食指、三指之间形成一个很圆的劲儿,然后手腕极力立起(孙禄堂书中手腕是不立的,但,孙老先生晚年改为立掌),塌住劲,也叫塌腕,手的大指一侧向外拧劲,手心向回缩劲,这时,塌、拧、扣、挑、缩、五劲齐全。 ---------------------------------------------------- 练拳体会之二 “三体式之脚与劲......
阅读全文
  • 02月
  • 08日
刘树春先生文章 ⁄ 共 413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7,042 views 次
 孙氏拳械简介(一) 一代宗师孙禄堂老先生,一生研究武术绝学,其对武术界的最大贡献是三拳合一,在孙禄堂公以前、形意、太极、八卦、各自为政,但,孙老先生将三种拳术全部习完后,尊各家之精,合自悟之髓,独神奇力在于有机结合,著书立说,所以说:合一与著书公开传播始于孙禄堂公。 孙氏拳主要有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太极剑、八卦剑、形意剑、六合棍、雪片刀、八卦枪、形意双钩等。 孙氏形意拳主要有形意、五行拳、十二形、八式、五拳合一进退连环拳、五拳生克五行炮拳、杂式捶、安身炮。 孙氏太极拳主要有单练和对练(推......
阅读全文
  • 02月
  • 08日
刘树春先生文章 ⁄ 共 433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169 views 次
形意拳的十二形中有一形叫鼍形。“鼍”乃何物?鼍是鳄鱼的一种,叫扬子鳄,也叫鼍龙,俗称猪婆龙,扬子鳄比其它鳄至少早三千多万年,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爬行动物,距今三千多年前成书的《夏小正》中关于扬子鳄有这样的记载曰:“四足、长丈余,善睡。”“日入则出,夜鸣如鼓,其声应更,江淮间谓之鼍更。”   扬子鳄铁甲披挂,角质大鳞,长相笨拙,虽“其貌不扬”但大脑发达,反应迅捷,常于草篙沼泽之中敏锐地发觉敌情。更有其独具的双眼突出于头的上部,即使静卧水中也能觊觎欲猎之物,捕猎时,凭其修长之躯善用“奇袭”,常使对手猝不及......
阅读全文
  • 02月
  • 08日
刘树春先生文章 ⁄ 共 3492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6,911 views 次
孙式太极拳又被称为“开合活步太极拳”,在整个套路中每逢动作转换之时多以“开手”和“合手”作为联结的关键,全套97式(包括起式和收式),开合的动作有13处之多,计26式。比例之大居所有动作之冠,约占27%。为什么孙禄堂祖师在创编这套太极拳时要设计如此多的开合动作而不厌其烦地让学习者反复习练呢?其中道理,先师孙剑云先生曾提纲携领、画龙点睛地谈论过一些。如“太极即开合,开合即太极”,“太极无非就是阴yang,具体到拳中就是虚实开合”,“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开一合之谓拳”,“太极者,气也;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这一放......
阅读全文
  • 02月
  • 08日
孙剑云先生文章 ⁄ 共 1392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816 views 次
  认识剑云老师是在我听说老师的事迹10余年后。1978年我在大学读书时,即听南京的老练家子们谈起过剑云老师。当时以为是巾帼剑侠一类。机缘舛错,直到1990年才找到老师。及见面相谈,才知老师气度之豪迈、学养之高格、阅历之深广非一般江湖剑侠可比。   老师澹泊名利,乐于助人。不仅教拳从不收费,而且还经常资助贫困的学生。从外地来京的不相识的小学教师到京城清华大学穷困的博士生都曾得到老师经济上的慷慨资助并且无偿的教授他们拳术。老师对自家的拳术及先人事迹,则一向低调。老师本人的“十大武术名师”、中国武术院特邀......
阅读全文
  • 02月
  • 08日
孙剑云先生文章 ⁄ 共 5996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810 views 次
    ——写在孙剑云老师逝世百日之际   孙剑云,讳书亭,字贵男,号剑云,世以号行,1914年6月6日(阴历5月13日)生于北京。系武学大宗师孙禄堂先生之幼女。   孙剑云幼承庭训,于棋琴书画皆有涉及,9岁揣摩父兄武艺,始得家传,于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皆得乃父亲授,技艺精湛,尤善剑法。常伴乃父左右,游历南北,得识当时各类政要、学术名流及武林名家。1930年,在江苏国术馆担任教习,并与其兄存周一道随李景林习武当剑。1931年,江苏国术馆开办女子国术班,孙剑云与童麟珠一道共同担任女子班主任。剑云自幼聪颖,强闻博......
阅读全文
  • 02月
  • 08日
孙剑云先生文章 ⁄ 共 2192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327 views 次
  孙氏太极拳是先父禄堂公于民国初创造的,以先父的名著《太极拳学》的出版为标志。孙氏太极拳是先父以他自己登峰造极的武功为基础,通过遵从老子自然之道,合易筋洗髓两经之义,依先后易之数,融合形意、八卦、太极三门拳术之真髓发明了孙氏太极拳。   先父幼习形意拳,先从李奎垣复从郭云深前后十一年。二十多岁时先父的形意拳已功臻化境。他体验到拳术之道无它,惟神气合一化至虚无而已。功臻化境者可感而遂通,与人交手时无形无意,无入而不自得、无往而不得其道。因此在先父禄堂公跟郭云深修习形意拳的后期,他已开始试图......
阅读全文
  • 02月
  • 08日
孙剑云先生文章 ⁄ 共 10201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6,616 views 次
   一、当代武术名师   孙剑云,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中国武术九段。1914年6月6日生于北京(农历5月13日),为中国著名武术大师孙禄堂之女。在1995年全国首届“中华武林百杰”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并被聘为中国武术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孙剑云9岁随父习武,得家传。17岁时随父赴镇江江苏省国术馆女子班任教授。其间又与其兄孙存周同赴南京,随武当剑名家李景林习武当对剑。同年在上海致柔社成立6周年大会上,与父、兄同场表演八卦变剑,深得赞许,时人评曰:得其父神。”   1934年,孙剑云考入北平国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