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福刚发表的所有文章
  • 02月
  • 22日
中航工业制造所太极协会 ⁄ 共 4316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078 views 次
  孙式太极拳自学参考之引言1:喝一杯碧螺春,听一曲王菲,开始计划写一点自己对孙式太极拳拳势的体会,供同志与此者参考,我自身习拳时间短、悟性拙笨,辞不达意,难免有错漏或妄臆的地方,太极拳又不同于其他仅仅要求规范形体的运动,姿势、角度、路线相对于内在转换反而是次要的,希望不要受我误导。   孙式太极拳自学参考之引言2:下面尽量每天介绍不重复的一式,受微博字数限制分为1、2两段,拳架依照张大辉先生所著《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张先生曾言"初学拳术如甫一雕刻,宜大刀阔斧,劲该收的收该放的放,不必过份受......
阅读全文
  • 02月
  • 22日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1533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6,349 views 次
镇江的太极文化-镇江的孙式拳 镇江打太极拳的人有多少?没有精确地统计过。如果谈镇江的太极文化,不是几个人的事,那真正是万人运动了。 冬天的时候人少点,老年人都会在家里冬眠。据说0度以下就对身体没有好处了。 一到春暖花开时,那就到处都是练太极拳的了。镇江最早普及的是国家体委规定的简化太极拳,就是现在说的24式。 那时练太极拳的人很多。但是大都还是认真练习,虚心求学的。那时的人心比现在要静得多。 社会发展了,交流普及了。科技发达了。视频录象多了。太极拳的门派和特点也开始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标了。 有的人去......
阅读全文
  • 02月
  • 22日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5986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114 views 次
问方:有人认为孙公因形意八卦功夫太高了,所以影响了他对太极拳的理解与吸收。 所以孙太不是纯的“太极”味道。 或说没杨武吴还有陈“太极”味道浓。 答方:其实孙氏太极拳才是最合乎易经和老子学说的。但其形式确实与陈、杨、武、吴各家太极拳都有很大的不同。孙氏太极拳是即不求松,也不求软,即不求整, 也不求散。只是在规矩中求虚无,在虚无中显功能,显功能不自恃功能,则机圆,复归于虚无。所以孙氏太极拳形式至简,神意至深,法约效灵,卓然冠群,将老子 学说体用无遗。因此世人认为孙氏太极拳的“太极”味道浓不浓是无所谓的,......
阅读全文
  • 02月
  • 22日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518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393 views 次
近世欧西火器盛行战场,拳勇刺击几废。然两军相争 必掠其地,近身肉搏,拳勇刺击则显其能,此乃我国故有之技,因是自首都南迁,国府即倡导国术,教国人自强、自卫之术。上月首都国术馆二次国考,余滥充评判 员,参赛者数百人,技艺各有精专。然国术正脉惟拳术、短兵、长兵、摔跤、弓弩诸般。火器兴,弓弩废,摔跤角抵非用于战阵,故惟拳术、短兵、长兵三者尚存用 焉。拳术以气为贵,短兵以剑为贵,长兵以枪为贵。世人言近日善者,拳术以孙禄堂先生为绝,剑术以李景林将军为绝,枪术以李书文先生为绝。余与孙、李、李三 位先生皆相识......
阅读全文
  • 02月
  • 22日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1387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209 views 次
孙家武技是教内功的。“书上没写”是你没读出来。 我不知道,你在哪个层次.只能说点基础的。高深的如你没到,说了无益。所以一般孙门是由老师在旁边,看你到了哪喂你那个层次的东西。你现在想吃馒头,不行!今天只能喝玉米粥。所以问你老师去吧。 第一,孙门武学与普通的常见气功不一样,常见的气功无论动静功法主要把意念放在“气”在自身的经络里行走。这种办法在多数的武术门派里均不采用。原因不讲了。武术的功法,主要是通过动作来导引内里的东西。内外家各门派又有不同。 第二,你要想的内功是那些什么发放外气什么的。那书上确实......
阅读全文
  • 02月
  • 22日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2902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864 views 次
孙氏太极拳是孙禄堂先生在继承郝为真先生所传武氏太极拳的基础上,融形意拳、八卦拳于一体而创的一门太极拳术。此门拳术。此门拳术之所以现在被人冠以“孙 氏”之名,是因为它通过展示自己独具的个性,表现了对太极拳术共性的深刻理解与诠释。现本文试将孙氏太极拳的特色,分述于下: 一、关于“开合” 孙氏太极拳又被称为“开合活步太极拳”。在全套拳98式中,“开手”、“合手”共有26式,合为十三组,暗合于太极拳的另一名称“十三势”的“十三”之 数。除起首无极式、太极式和揽扎衣这三个最基本的拳式外,以下由开、合手将全套太极拳分为十三......
阅读全文
  • 02月
  • 22日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7095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926 views 次
孙老之步法在孙老的书中写的明明白白何须我来多言。 但我见许多人在熟悉了动作之后,慢慢加入了自己的体会(原本这不错, 也应该。但。。。),有失前人真意。本着发扬光大本门之意,在此多讲两句。 我讲错了,请多多纠正,共同进步,哈哈!就算抛砖引你们的玉了。 很多人练孙太之进步方法是:前脚迈出,着地同时,双掌同时缓缓推出,随身前移慢慢推至极处。此为“开” ,为“伸”。然后,慢慢收(单)双掌,同时收后腿。此为“合” ,为“缩”。再往后大约是开合手一类的吧! 此法极为常见,看看公园里的老大爷老大娘大姑娘和小伙(嘻嘻!);甚至......
阅读全文
  • 02月
  • 22日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2770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945 views 次
孙式太极拳98式,是孙禄堂老先生老年学习太极拳后,融形意拳,八卦掌和自己毕生武术成果而创造的太极拳。是孙家三拳里精华的精华。是孙氏拳最有权威的代表拳术。是孙氏三拳合一的具体代表拳术。 孙氏太极拳和其他门派太极拳的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高架活步,进退跟随。没有大弓大马的步法。特别是在活步推手的练习里,更能体现出来孙门太极拳的这个特点。 孙式太极拳无论是从养生还是实战来看,都是孙门三拳最高级的拳术,是最能体现孙门拳术的技法的。不过要是没有练习孙门形意拳和八卦掌的,不练习活步推手和 散打的,那是无法理解和......
阅读全文
  • 02月
  • 22日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1155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354 views 次
本人练习孙氏时间不长,下的功夫不够,但是感觉还是有一点,写出来供大家参考批评。 1、三家合一。孙氏太极拳虽名为太极,但是他是在孙禄堂先生练了几十年(从20多岁到50多岁)形意、八卦的基础上创造的,而三拳中孙氏太极的年龄最小, 但名气最大。这是因为,他是融合三派拳学的精华而成的。我初练孙氏太极,对于我以前练的杨氏太极大有裨益;后来练习了形意、八卦(非孙门)之后,又加深了 我对孙氏太极拳的理解。我认为,孙氏拳中包含了形意的三层工夫,无论是求整劲、还是暗劲(撕扯、争裹),还是化劲(周身透空)都可以从孙氏......
阅读全文
  • 02月
  • 21日
张大辉先生文章 ⁄ 共 1569字 评论 1 条 ⁄ 阅读 10,080 views 次
接触太极拳,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当时,我正在清华大学机械系读本科。由于身体原因,我的体育课转入学校的体疗班。清华的体疗班是专门为学校在读学生中身体不能参加正常体育课的同学开设的。人数不定,一般有十几个人左右。科目是一些健身康体的保健操一类的练习项目,这其中也包括现在流行的二十四式太极拳等。对太极拳的了解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当然,从那时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对太极拳的理解与当时相比,要进步了许多。但那个开始是很重要的。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对太极拳的学习便没有停下来。通过太极拳,也知道......
阅读全文
  • 02月
  • 21日
孙禄堂祖师文章 ⁄ 共 536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11,999 views 次
无极者,当人未练拳术之初,心无所思,意无所动,目无所视,手足无舞蹈,身体无动作,阴阳未判,清浊未分,混混噩噩,一气浑然者也。夫人生于天地之间,秉阴阳之性,本有浑然之元气,但为物欲所蔽,于是拙气拙力生焉,加以内不知修,外不知养,以至阴阳不合,内外不一,阳尽生阴,阴极必敝,亦是人之无可如何者。惟圣人有逆运之道,转乾坤、扭气机、能以后天返先天,化其拙气拙力,引火归原,气贯丹田。于是有拳术十三势之作用,研求一气伸缩之道,所谓无极而能生大极者是也(原注:一气者即太极也。)。十三势者,掤捋挤按,采挒肘......
阅读全文
  • 02月
  • 21日
张大辉先生文章 ⁄ 共 180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8,233 views 次
动作:接上式;将两手同时如划下弧线往下划去;左手至左胯处,右手至右胯处,两手心挨住两胯。左足在两手往下落时,同时撤至右足处,两足里跟相挨,仍还于第一式无极态时的形式,重心在两足中间。身子在左足往回撤时,同时往上起直。此时,全体不要用力,腹内心神意俱杳,无一毫思想相系;空空洞洞,归于无极。这正是: 无极出定太极生, 刚柔相摩有动静; 识得本原从来新, 神行气舍意屯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