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福刚发表的所有文章
  • 02月
  • 08日
孙禄堂祖师文章 ⁄ 共 3015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319 views 次
第四章 开创了文武并修的教育体系   考数千年来武术的发展,直到孙禄堂先生的三部拳学著作出现,武术才得以确立为修身的学问。换言之,孙禄堂先生通过对武术理论与技术体系本身的归纳总结、去粗取精、凝练优化,升华了武术的功能,使技与道合,于是使武术在完善了技击功能的基础上突出了修身育人的效用,从而开创了文武并修的教育体系。   孙禄堂先生在其《形意》、《八卦》、《太极》三部拳著的凡例中开明宗义:“是篇发明此拳之性质,纯以养正气为宗旨。”“是篇专讲究为修身而作。凡我同胞,无论何界,男女老幼皆可习之。身体过......
阅读全文
  • 02月
  • 08日
孙禄堂祖师文章 ⁄ 共 4730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044 views 次
第五章 开启武术文化传播、普及之门   孙禄堂先生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开启了近代武术的文化运动。孙先生不仅为近代武术文化运动奠定了完备的理论基础,而且是这一运动实践的领袖人物,使武术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在孙先生的《形意举学》出版前(1915年5月出版),武术的传延主要是以门派私传的形式进行。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师徒间的传承,二是拳经或拳脚谱的秘密传递。这两种方式可以说是明清时期武术传播的主要途径。其共同特点是非公开性和模糊性。因此,皆不利于武术作为一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民初,......
阅读全文
  • 02月
  • 08日
孙禄堂祖师文章 ⁄ 共 8720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487 views 次
一 则 形意拳术有三层道理,有三步功夫,有三种练法。 一、三层道理 1、练精化气;2、练气化神;3、练神还虚(练之以变化人之气质,复其本然之真也)。   二、三步功夫 1、易骨:练之以筑其基,以壮其体,骨体坚如铁石,而形式气质,威严状似泰山。 2、易筋:练之以腾其膜,以长其筋(俗云:筋长力大),其劲纵横联络,生长而无穷也。 3、洗髓:练之以清虚其内,以轻松其体,内中清虚之象:神气运用,圆活无滞身体动转,其轻如羽(拳经云:三回九转是一式,即此意义也)。 三、三种练法 1、明劲:练之总以规矩不可易,身体动转要和......
阅读全文
  • 02月
  • 08日
孙禄堂祖师文章 ⁄ 共 804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737 views 次
  孙福全,号叫禄堂。直隶保定府完县人。七、八岁就酷嗜武道。除去跟先生念书,就央告他父母就本乡拳师练习武技。到十来岁,他的武艺文艺居然并驾齐驱,崭然露头角,却是他学技既湛,心里便有些不满意少林拳。过了两年,便又投拜李殿英门下。李殿英就是驰名北省的李奎垣。……孙禄堂跟着李奎垣十年,不曾离开。就把李奎垣的玩艺儿一古脑儿和盘掇过来。但是孙禄堂的心里仍是不满意,总觉着自己的本领有限,在这时又跑到北京,找着程廷华,又拜在廷华门下,不消三年,他把程廷华的能耐也都学到自己身上来,不要说八卦掌入了化境,为同......
阅读全文
  • 02月
  • 08日
孙禄堂祖师文章 ⁄ 共 1277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722 views 次
  孙禄堂先生十五岁时拜保定形意拳名家李奎元为师,后又经其师祖郭云深先生指点窍奥,技遂猛进。19岁时闻北京有程廷华先生,精于八卦拳术,乃徒步进京住访。一日,孙先生于郊外某村访程先生,有一犬狂扑之,先生怒而击之。一女孩闻声出现,怒而止之,双方言语冲突。是时一老者出而呵止之,并请先生至家中。相互寒暄毕各通姓名,始知老者即闻名江湖的眼镜程先生。于是道及仰慕之情,欲请程先生一试身手。程先生至院中,纵身登上屋檐,倏然下落,起落自然,其快如风,遂大服而跪拜门下。孙先生秉性聪颖,过目不忘,虚心好学,刻苦钻......
阅读全文
  • 02月
  • 08日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1197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3,925 views 次
今天与海灯法师的徒孙,中国职业拳击的推广人Y先生交流了许久。 有些感想,故记录下来,各位同仁鉴阅 Y先生说“其实,真正深入武术的人,会感觉武术其实是很实实在在的东西,是一个要悉心体认的东西,是很真实的感悟,很多东西,没有接触到,觉得很玄妙,可是,真正等到学到的时候,往往会豁然开朗,说“原来是这样啊!” 是的,我有同感,我师在教授我孙门武学时,到了该提点的阶段,每每简短的几句话,总能给我带来醍醐灌顶之感。瞬间获益颇多。 我师的口头缠“yunyan,你不要急,把基础慢慢打好,到了该加东西的时候,那些东西都是纸......
阅读全文
  • 02月
  • 08日
中航工业制造所太极协会 ⁄ 共 1764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897 views 次
  八卦拳系,自董海川前辈传出后,一向被人们认识为与道家甚至道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后续学者们无论从董前辈的师承、八卦的拳理与道家的理论、拳式与道家道教的修练方式甚至与道教的宗教姿势等等,都发现了相当多的直接联系。 最近友李仲阳君介绍的了他所知道的宁伯阳道家八卦掌。 宁伯阳道长,辽东人,九十年代初居于辽阳千山,独身行医为生,道家八卦掌传人,还精飞镖、腾身术。其所传道家八卦合易理,修与练层次分明,步骤明显,势简意深,重内功修为,强调技击作用,与世俗拳种之繁琐混乱有天地之别。 与李君探讨中发现,宁伯阳......
阅读全文
“五行六象”—形意拳早期名字的背后 形意拳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采用过的名字很多,如形意拳、行意拳、意拳、岳氏意拳、形拳意拳、形意六合拳、心意六合拳、五行六象、五行六合拳等等。五行六象是其中最神秘的一个说法:口口相传李洛能由山西回到河北后只传授了形意拳的一半即“五行六象”,即众所周知的形意拳劈崩钻炮横五行拳(含五行连环拳),和十二形中的六形,后其徒孙李存义去山西时才补全十二形及其他各种单练对练套路。这个说法使得不少形意拳传人多年来一直都在寻找那个原始的“六象”。 笔者查阅了众多的相关资料后认为,“五行六......
阅读全文
自古拳术虽不独炼身, 但事分主次, 武事自以武事为主, 士兵所练一切皆为实战, 孙公行拳术之“教化”, 是以拳学行为施百众教化, 主次依然分明, 画蛇添足、偷梁换柱皆为借“真”推“伪”。 练拳只有拳术的练法, 单独的伸筋拔骨与所谓的内功只是进化到拳术前或者退化到健身后的练法, 将拳中形、意、神的练法独立出来神话至“九阳真经”、“九阴真经”, 这是不明白拳术的道理自愚进尔愚人的练法。 放松行拳的作用是客观地将身体的每一部分都融入到拳术的运动中, 练拳不过是用九要锁定“形”, 在这个状态下身体进行“拧裹伸缩”。 “明劲”练......
阅读全文
随我的老师张殿山先生学习孙式太极拳接近两年了,受张先生悉心教导,期间甘苦备至,作为一名初学者,对这个阶段的疑虑和困惑深有体会,相信很多自学者也正在经历这段复杂的心路历程,那么怎样拨开层层迷雾,较为直接的有个入手处呢?下面仅就我个人的粗浅认识,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与自学拳术者一起探讨。 没有老师自学,一样也可以出功夫,有老师自己不下功夫,一样也入不了门。出不出功夫的关键是练不练,有没有老师的区别,对于初级阶段,只是练习效果的快慢,所以首先要明确一点,就是你练了,哪怕练的不标准也是好的,是在进......
阅读全文
  • 02月
  • 08日
中航工业制造所太极协会 ⁄ 共 1711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680 views 次
单推手形式简单,两个人对着站,一只手一个圈,基本人人都是从这种单调的形式开始接触推手的,但我发现有部分初学者,就这一个圈,自己练的时候间架整齐,神圆意满,等两个人一搭手偏偏就是划不圆。究其原因,大概是对这一个圈内的种种变化,缺乏必要的认识,走入较力的误区了吧。 我问过几个同伴:“单推手练什么?”有的说是练整劲,把身体的力量集中在一点,形松点紧,守中用中;有的说是练化劲,引出彼力,化发同时;有的说是练听劲,用意不用力,得用毛孔听,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还有的认为是练弹抖发力,黏着时候,训练“九......
阅读全文
推手中的接劲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引进落空,一类是截其未稳,还有一类是掤中求变。接劲后的不同反映养成了推手中的不同习惯,习惯最终形成各自的风格特点。这其中没有高下之分,可分者唯有时机、对象、火候、功力、意气上的差别,并且也没有定势和顺序,正常推手过程中这三类都会用到,并由此衍生出繁复的太极技法,这些接劲后如何如何暂且不谈,此文只针对初学者讨论接劲后的第一机(反映),有一定水平的师傅可以掠过不看,毕竟单纯的讲技法常常显得苍白无力,对初窥门径以外的人反而是种羁绊,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下面分别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