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福刚发表的所有文章
  • 05月
  • 02日
中航工业制造所太极协会 ⁄ 共 838字 评论 1 条 ⁄ 阅读 6,869 views 次
  孙式太极拳宗师祭张大辉会长发言稿 各位来宾、各位同门: 清明时节,我们来到万佛华侨陵园祭奠两代宗师——师爷孙禄堂先生和恩师孙剑云先生。在宗师墓前,表达我们这些友人和后进们的怀念之心,崇敬之心,关切之心,奋进之心。 1918年前后,一代宗师孙禄堂先生创制孙式太极拳。为中国武术大花园又贡献了一朵奇葩。关于这朵奇葩,我曾经有过这样的赞叹: “孙式拳学,综合流派,沉思精酿。参武当,访少林;采形意,和八卦,证太极。据易品道,推陈出新,卓然独立,自成一家;俨然武学一昆仑。” 这段话的主旨是说:孙式太极拳取......
阅读全文
姚静常务副会长发言稿   各位来宾: 应广大太极爱好者迫切要求,经张大辉先生的亲自组建,中航工业制造所太极协会成立。张先生应上下同邀,出任会长。张大辉会长是新孙式武学的代表人物,他高举孙式太极拳大旗,倡导孙式拳学理论,将《蒙古密法》和孙式拳学有机地融合,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民强身健体,修心养性的全民健身之路,他带领中航工业制造所太极协会在中航工业系统乃至北京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航工业制造所太极协会以优秀的孙式拳学做为母本,在2011年8月8日成功地参加了“北京市全民健身”、“六进”活动的太......
阅读全文
  • 05月
  • 02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924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673 views 次
都说“武”是“止”“戈”,于是许多人都在大谈武德,练武要有德,而德就是止戈,不打。 其实都没有闹清楚“止戈”是什么意思,止的是谁的戈?止自己的戈还是对方的戈? 若说是止自己的戈,很有些不通,拿起戈干什么?好玩吗?肯定不是。一定是要用,不是用来防备别人打你就是用来打别人的。所以,止不止这个戈,不在于我要不要止,而是别人的戈止不止,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 因此,止戈是止别人的戈,用我的力量把别人的戈止住了,才是武的作用。武本身绝对没有和平主义的丝毫含义在内,武就是武,就是力量,能够阻止大动干戈的力 量。“......
阅读全文
  • 05月
  • 02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631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7,633 views 次
我教拳不从三体式入手,因为要想把三体式站对很难,对初学者尤甚。我的经验,打基础时就是坐、站、走三步,称之为“三要”———要坐、要站、要走。 坐:坐高矮适中的凳子(无靠背,高矮以大腿与地面平行最好),把从头顶到尾闾的轴的形状坐出来,重点解决塌腰问题,附带把顶头竖项、松肩坠肘、含胸拔背的感觉找到。 塌腰是一个困惑已久的极具普遍性的问题,至今仍然在被争论不休。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就是要把腰部向前的自然曲线拉到向后微微拱起,使整个脊椎从头顶百会到 尾闾成为一个完满的拱形,从而形成弹拱结构。人在在坐着(坐正,......
阅读全文
  • 05月
  • 02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419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8,455 views 次
练拳容易膝盖疼,这几乎已经成为“常识”了。前些天看电视“养生堂”节目,谈 到膝盖疼,主持人悦悦脱口而出“爬山,打太极拳膝盖疼”,看来膝盖疼已经成为练拳的普遍现象了。我们练拳本是为了健身,结果却闹得膝盖疼,太说不过去。记 得孙剑云先生曾经说过,打拳不可过低,以至膝盖处出现死弯子,血脉不通,年轻时顶得住,到老了,50岁以后会不良于行,并且举了些颇有名气的拳师为例。孙式拳把姿势定在大小腿夹角135°,理由之一就是为了减少对膝盖的伤害。 风头正劲、方兴未艾的林书豪突然膝盖半月板撕裂,虽然可以做手术,但是这可不象......
阅读全文
  • 05月
  • 02日
孙剑云先生文章 ⁄ 共 698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13,935 views 次
持剑法与剑指 剑指 练剑时,一手持剑,另一手应握成剑指(也称剑诀)。各武术门派,剑指不尽相同,孙氏太极剑的剑指,是将食指、中指并拢伸直,无名指与小指屈回,拇指伸直。但应指出,剑指并非固定不变之规,因手指之屈伸是在助右手之运剑,因此剑指可随剑势而变,不必拘泥于一定手型。 左手持剑法    左手持剑系指背剑(剑背于臂后),孙氏太极剑左手持剑(背剑),是左手虎口对着剑柄,拇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由剑柄两侧握住剑格(护手),食指伸直贴于剑柄之上,剑身平贴于左臂后。 右手持剑法(也称把法) 无论何种剑法,往......
阅读全文
  • 05月
  • 02日
孙剑云先生文章 ⁄ 共 553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11,637 views 次
《孙式太极剑传统套路62式剑谱》 62个剑式名称、顺序 1、起式; 2、白鹤亮翅; 3、双龙出水; 4、鹞子翻身; 5、单举鼎; 6、仙人指路; 7、青龙返首; 8、钓鱼剑(也称太公钓鱼); 9、青龙抬头; 10、单举鼎; 11、青龙献爪; 12、凤凰点头; 13、天边扫月; 14、猛虎截路; 15、青龙缩尾; 16、黑虎出洞; 17、平沙落雁; 18、青龙出水; 19、怀中抱月; 20、鸿雁送书; 21、鹞子束身; 22、孤雁出群; 23、蜻蜓点水; 24、回头望月; 25、败式; 26、妙手背斩; 27、大鹏展翅; 28、猛虎截路; 29、推窗望月; 30、顺式撩腕; 31、蜻蜓点水; 32、磨盘剑; 33、[......
阅读全文
  • 05月
  • 02日
孙剑云先生文章 ⁄ 共 4440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11,075 views 次
单练套路,又分上、下两路。 上剑套路:从第1式起至第38式鹞子翻身止; 下剑套路:从第39式单举鼎起至结束。 上、下剑合而为一可单练,分而练之互为攻防。 上剑 第1式.起式 身体直立,足跟并拢,脚尖分开成45度,左手持剑,剑靠左臂后,两臂自然下垂,两目向前平视,平心静气,气沉丹田,精神贯注。 第2式.白鹤亮翅 两手同时徐徐抬起,手背朝上,从身体两侧向前各划半弧至胸前,两手在胸前相遇,此时剑斜横胸前,剑尖指向左后方,当两手交叉时,右手顺势接剑,然后右 腿向后直撤一步,两手再循原路线向左右分开,回到身体两侧至两肋......
阅读全文
  • 05月
  • 02日
孙剑云先生文章 ⁄ 共 2743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10,752 views 次
单练套路,又分上、下两路。上剑套路:从第1式起至第38式鹞子翻身止;下剑套路:从第39式单举鼎起至结束。上、下剑合而为一可单练,分而练之互为攻防。 下剑 第39式.单举鼎.接前式,动作见第5式。 第40式.挤步黑虎出洞 接前式,两手不动,眼平视,先向前迈右脚,再迈左脚,左脚落地后再向前垫跳半步,右脚再立即迈向前方,两腿弓步,当右脚落地时,将剑向前直刺出去,手成中阴中阳(虎口朝前,剑刃垂直)。左手自额上下来扶在右腕上,剑与小臂平,眼看剑尖,上身微向前倾,腰塌住劲。 第41式.抽梁换柱 接前式,左脚往后稍移,重心由......
阅读全文
  • 05月
  • 02日
孙剑云先生文章 ⁄ 共 390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18,380 views 次
《孙氏纯阳剑52式剑谱》孙剑云 1、预备式 2、潜龙出海 3、仙人指路 4、倒退连三剑 5、扑剑 6、提炉剑 7、落步斜单鞭 8、怀中抱月 9、磨盘剑 10、扑剑 11、顺水推舟 12、玉女穿梭 13、白猿献桃 14、灵猫扑鼠 15、单轮剑 16、推窗望月 17、转身捧蠹(定心剑) 18、(扁刂)膀 19、磨盘剑 20、扑剑 21、顺水推舟 22、玉女穿梭 23、白猿献桃 24、灵猫扑鼠 25、单轮剑 26、滴鞭式 27、快马加鞭 28、败式崩剑 29、妙手背斩 30、翻江搅海 31、野马跳槽 32、快马加鞭 33、败式崩剑 34、妙手背斩 35、蜻蜒点水 36、探海剑 37、怀中抱月 38、......
阅读全文
弟子与学生有不同,确立师徒关系,师傅自是"精挑细选",入室弟子称呼其为"师父".中国传统从远古到现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跟师学拳可称为某师的学生;顶帖拜师可称为某师的弟子;弟子中有所造诣的,可称为入室弟子;入室弟子中与恩师关系密切并受恩师赏识器重的,可称为得意弟子;得意弟子中,尽得真传并有所创新,能够薪火传承,则被公认为某师门的传人,所谓:学生万千,传家一人. 何谓武术"传人"?是指能够传承武学门派之人.首先,是承继师父的武学精髓;师徒有缘,尽得真传.其次,本人悟性高,敏而好学,有所创新;且武以为用,德以立身,二者缺一不......
阅读全文
  • 05月
  • 02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5958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7,584 views 次
孙氏武学的技击基础是拳手的内外合一能力。站桩,走架都是以此为目的。然而二者之作用又有区别,不可混为一谈。 站桩的作用在于以形整为基础,求以静中之动。何谓形整?即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其要是使力的传递顺畅合理。此为整字在功夫修为中的初级涵义。手与足合在站桩中是指手足相通,即足上之力能通达至手,手上之力能顺达至足。其练法是,五指撑开,掌心内吸,两足跟有外旋里扣之意,但不显扣。而肘,肩,膝,胯是力在手足之间传递的四个主要窍节。肘膝相合之要在乎三者:一是两处之窍节要松开,即膝要里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