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童旭东先生文章 > 正文

桩架之作用——童旭东

2012年05月02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5958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6,814 views 次

孙氏武学的技击基础是拳手的内外合一能力。站桩,走架都是以此为目的。然而二者之作用又有区别,不可混为一谈。

站桩的作用在于以形整为基础,求以静中之动。何谓形整?即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其要是使力的传递顺畅合理。此为整字在功夫修为中的初级涵义。手与足合在站桩中是指手足相通,即足上之力能通达至手,手上之力能顺达至足。其练法是,五指撑开,掌心内吸,两足跟有外旋里扣之意,但不显扣。而肘,肩,膝,胯是力在手足之间传递的四个主要窍节。肘膝相合之要在乎三者:一是两处之窍节要松开,即膝要里扣,肘要下垂;二是同侧肘,膝的两条力向线要在同一平面上。同时,由左右两侧膝肘构成的两个力向平面的内夹角要以45°为适(即外角的135°)。三是肘,膝两关节处的曲率,其夹角要以135°左右为适。肩胯相合之要也在乎三者:一是肩胯要自然松垂。二是肩胯之根要内抽。三是竖项,竖项要与松肩松胯垂肘之意均匀互逆。如是才能作到外三合。外三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根本是手足相通。其力学机制为“拱效应”(关于拱效应请参见《松柔之本质》一文)。此为外三合在站桩中的初级涵义,其在走架,技击中的涵义则更为丰富,在此暂略不谈。那么,何为静中之动?即外静内动——身体在静止状态下体内真气之所动。其源于内三合中的心与意合,意与气合。何谓心?并非单指心脏器官,而是指人体的全部感知系统。何谓意?并非指某种固定的意识,而是一种无意之意。其是在一种无极状态下,全部意识的浑融。何谓气?并非指日常呼吸的空气,而是指源于人体内的元气,也称之为先天真气。只有人体系统处于中和状态此气才可能产生。所谓心与意合就是指在无极的意识状态下,放心去感受所能感受到的一切,同时又不可将意识专注于任一种感受中。只有真正做到心与意合,才可能产生真气,也才谈得上意与气合。那么又何谓意与气合呢?意与气合是真气产生后,意识由无极状态进入到太极状态,即意观气动,所谓无欲观其妙,久之神,气合一。需指出,此意仍是无意之意,不过此时意识已不是处于无极的状态而是意随气敷,故曰有极,此极便是真气,亦谓之太极。在神气未能合一之前,一定要以意随气,而不能用意驭气,故此意仍不是一种主动的意识。孙剑云大师曰:“有心驭气,气反奔腾,非真气也。”只有当神气真正合一后,才能做到意动气至,气动神明。这是练习方法与练习结果上的区别。拳手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后便可神气合一,但此并非是内家拳术的桩功特色,站一些养生的桩或只修静坐,同样可以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也同样可以产生神气合一的效果。内家拳术的桩功特色是产生内外合一的效果,而要产生这一效果就必须通过气与力合。那么什么是气与力合呢?即在形整的状态下产生形气合一。于是具有神气形(意气力)合一的效果。其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真气由微渐著的充盈周身,从而逐渐代替拙力(局部的肌肉力量)支配形整,并进一步完善形整,产生最初的内外合一之效。那么,如何做到气与力合呢?其要是,在形整的状态下,也就是在外三合的状态下,松空胸腹。如是,则腹中之气能绵绵若存,胎息渐生。故站桩具有两大效应:其一是中和以生真气。其二是产生静止状态下的内外合一。但在这里尚需做两点说明:第一,站桩产生的内外合一之整劲,是在静止的状态下生成的。故此时拳手尚不能在运动中灵活地转运此劲于周身。也就是说站桩不能使拳手在运动变化的状态下仍具有内外合一之能。造成这一结果的机理是,拳手通过站桩仅能感知静止状态下的形整,在身体运动变化状态下如何保持形整,蕴含形整,拳手在站桩中对此并无体会,故此问题不可能仅通过站桩来解决。而拳手若不能在肢体运动变化中不失形整,则即使拳手产生了真气,有很深的内功,也将由于肢体在运作中有悖于形整(即外三合),而无法在运动中将此内功完全转化为内外合一之劲,产生本应具有的技击之效。那么,为什么有悖形整就不能产生整劲呢?因为形成整劲的力学机制是拱效应,其是通过调节骨系来产生的,故即使没有内劲,通过适当的调形就可以产生初级意义上的整功。而所调之形就是形整。反之,虽有内功,但若不懂调形之理,就形不成拱效应,也就无法形成在重力场影响下的作用力在手足间相通。所以,气功大师未必就是武术家。因此形整是整劲的基础,无此,就形不成整劲,更谈不上内外合一。故由站桩直接过渡到散手对练不是正确的修为方法。第二,并不是所有的桩都具有形整及内外合一的效能。一些纯于养生的桩与静坐一样,因不具备形整而不能产生内外合一的效能。一个能产生内外合一效能的桩,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点:其一是形整,构成外三合形成拱效应。其二是使心,意,形能处于中和状态,构成内三合产生真气。其三是结构自然简约,易于转换,使此式成为在实战中肢体任意转换而周身不失形整的基础。具有内开外合自然适中的基本特征。如孙氏三体式便是这类桩功中的典型代表。

上面已述,站桩无法直接解决肢体在运动变化状态下周身不失形整的问题,因此仅通过站桩,尚不能获得肢体在运动变化状态下周身随时随处都具有内外合一之劲这种能力。要解决这一问题,获得这一能力,则需要通过合理的拳式进行走架来完成。如果说站桩是静中求动,那么走架的作用就是动中求静。所谓动中求静是指习者通过合理的拳式由外动来开发内动,并在此过程中逐渐使内外之动相合,协同运作。当拳手通过站桩已产生内动时,则动中求静就是指在走架中使神气形相协同。即肢体虽然运动变化,然而周身内外随时随处都要具有站桩时内外相合的状态。也就是由合理的拳式所规范的肢体之动是不同形态下的形整状态的相互转换,同时这种转换又能与体内真气的运化相协同。故通过这种合理的拳式进行走架能使习者产生形虽动,但处处蕴含形整,不悖神气,不离站桩时内外相合的效果,所谓动静合一,俗称动桩。当习者通过拳式的练习,在运动中能使神气形产生瞬时相合的效果时,则明劲初成。当通过拳式的练习,使神气形基本合一,达到循环无间,处处相合,但仍有转换形迹于内时,则可谓暗劲初成。当通过拳式的练习,使神气形完全合一时,则虽于不意之中,仍能有感有应,神一动,气便至,形即随,故而脱形,是谓化劲。此阶段练习走架要缓之悠之,其动似有若无,甚乎其微,久之神气形完全合一,至此走架也罢,静坐也罢,于行止坐卧中无时不可谓练拳矣。那么,为什么此时练拳虽然脱离拳式但确不失整劲呢?其因是,通过前一阶段(明,暗劲阶段)有形的拳式的练习,已使神气形逐渐相互耦合协同如一。而神与形的统一,使得神意已能支配转运形整,从而将形整蕴于无形的神意之中,神一动,形(整)即至,分毫无错,故能不拘规矩而又不失规矩,于是脱形。反之,若不经拳式的锻炼,虽然通过站桩已产生神气相同,但却无相应合理(合乎形整及真气运化之理)的外动与之相合(协同),故在运动状态下形不成内外合一之劲,更不用说将此内外合一之劲转运周身了。所以通过合理的拳式进行走架是拳手最终脱离拳式的必要前提。

综上述,通过合理的拳式进行走架是产生以下两大效能的必要条件:

1.是使习者在运动变化中具有内外合一,动静合一能力的必要条件。

2.是使习者神气形完全合一,最终脱去拳式的必要条件。

所以说通过合理的拳式练习走架是拳学修为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必要内容,也是欲达最上乘功夫的必经之途。

当然,并不是任一个拳式都可以产生上述效能。一个拳式若要产生上述两大效能,必须具备下面三个条件:

1.在形式上,符合“九要”之规范,并能使机体在形整状态下连续转换和循环。即其形式是不同形整状态的相互衍生,相互蕴寓。

2.在内涵上,符合先后天八卦相合之理,能满足真气产生和运化的中和状态。

3.在结构上,动作自然,简约,适中,有利于实战中随机演化。如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拳皆堪称这类拳式之典范。

长期以来,对于拳式的认识一直存在着两个误区。其一是:不明内外合一,动静相合之理,把拳式等同于招式,认为拳式就是串联组合起来的招式。由于在实战中有效的招式因人因时多有不同,因此当代拳师将他们在实战中生效的招式贯穿成套路时,则可形成的套路会多如牛毛。于是,编拳的,套路越编越多。学拳的,学后忘前,一辈子也学不完。一经遇敌实战,又往往因所学多为成法,而难以适从变化的敌情,于是出现乱拳打死老师傅之说。其实这种由实战招式串成的套路如果拆解成散手对练的辅助性练习,本无可厚非。尤其经老师详细拆讲后,依此进行针对性的对练,对提高拳手的技击能力是很有益处的。但是,倘若这些套路只停留在用招的层次上,且有悖于上述三个条件(即不具有开发拳手内外合一能力的效用),则这种由实战招式组成的套路就仅适合作为散手对练的辅助性练习,而不适合作为长期修为走架的基础(除非按照内外合一的原则对其进行加工,提炼)。其二是:不明拳学修为对人体机能的辩证生化之理。片面地认为,任何拳式都是对实战技击的一种束缚。不懂得合理的拳式正是使拳手完善自身,从而使其技击能力超越任何形式,进入自由境界的必经之途。于是在拳术练习中,舍弃了拳式,其结果是将低层次的乱打与高层次的无形无意相混淆。把练拳等同于乱打,再从乱打中重新摸回练招的旧路。这就是被一些拳手美其名曰的所谓的“高层次复古”。遗憾的是,上述这两种误识在当今武术界里非常普遍。甚至在武术研究流域,也有不少人将拳术的修为结果与修为方法相混淆,搞不清不同拳式的不同性质和不同性质的拳式的不同作用,研究中弃真拾伪的现象屡见不鲜。

比如北京某大学有位武术教授,素以研究形意拳闻名。但此公因出身于体操,故常用西方体操的观念来研究形意拳。他反对将劈崩钻炮横与五行联系起来,而提倡把劈崩钻炮横当做招式来练。热衷于“一个崩拳九种打法”。对把劈崩钻炮横与五行联系起来的人,他则大加攻击,不仅要扣上一顶“司马昭之心”的帽子,还要敷以“画蛇添足”之靴。这位教授用他糊涂的观念和偏狭的心态去解释他尚未弄懂的形意拳,又怎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呢?!其实练习五行拳的首要目的,不是用招,而是修为习者的内外合一能力。其内修之要是为了开发脏气,修为真气在脏腑中的运化机制。比如,五行拳中所有要先练劈拳,是因为劈拳的练法可以开肺气,具有打通肺经之效,而肺经是诸经之首,真气要通达诸经,必须先通肺经,故要先练劈拳。所以修为五行首先是为了内通外整,逐渐完善身体机能产生动静合一之效。故孙禄堂老先生精辟地指出:“五行单习,是谓格物修身。”同样五行连环对练所要修为的也不仅是技击招法。而是通过这种循环对练的形式,使双方能够根据内外合一之劲的不同性质的变化,使其相合耦合,合理转换,渐臻通顺自然,合乎应用。至于为什么要用五行生克来说明这五拳,是因为那时现代系统理论尚未形成,即是是有关专业的一流科学工作者也未能充分认清人体各机能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更无人能表达这种相互关系。因此要表达这五拳的性质及这五拳性质之间所具有的数学中“群”的关系的转换机制,除了借用中国传统哲学中五行生克的关系最为切贴外,实战也找不出什么更为准确的表达方式了,这与画蛇添足实不相干。反之,热衷于“一个崩拳九种打法”才是真正的本末倒置。因为功夫到家,一个崩拳的打法又岂止九种。1931年秋,孙存周先生任江苏省国术馆代教务长时,曾面对江苏省警官学校的三十几名警官说:“你们任意进攻,我只用崩拳,把你们打出时绝不重样。”实战结果就是如此。这是因为拳手真正达到内外相通,动静合一后,虽是一个崩拳其打法可因敌而变,又岂能限定在多少种。

又有拳手说:“拳术之上乘是拳无拳,意无意,讲究无形神打,因为欲直达上乘只需修为心意,而无需走架修行。”这同样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认识,是对“无拳,无意”的一种曲解。高手所以能在技击中产生“无拳,无意”的技击效果,其内在机制正是通过形与意的修为,使两者统一(神气形合一),从而与拳手的禀性相融合,故而能使拳手在下意识(无意)中也能产生如同在有意识下的同样合理的技击方法,所谓真意。故无形是从有形中来。此外,倘若一个人在有意识下尚不知如何应敌,他在无意识下受到攻击时,除了本能的躲避外,他又能如何找到正确的应敌方法呢?

总之,内功(修神,养气)与外功(形整运化和招法)在武学的修为过程中其地位是辨证的。当双方的内功功力相差较大时,在决定胜负的因素中,内功功力将是主导因素。但当双方的内功功力接近时,其将不成为主导因素。六十年代初,孙存周先生曾到上海看望亲朋故旧,其师弟周钟英先生轻敷其臂时有酸麻之感穿流而过,稍一用力则如被电击,腾然而出,屡试不爽。同样,解放前雍和宫有喇嘛(失其名),因其周身如电而使心意拳家胡耀真先生大为叹服。该喇嘛习佛家圆整功,该功讲究内持及观,音等法,而非技击术。孙存周先生应胡耀真之邀,与该喇嘛交流切磋,搭手时该喇嘛不仅电不出人,反而被任意发放,全无抵抗之能。其原因就是,当双方的内功功力相差较大时,功浅者接不住功深者的内气,故而一触即扑,有如触电。当双方内功功力相同时,彼此内气可以互接,胜负高低则取决于真气与形整之间运化与作用的协同程度,故拳术之基础是内外相合,专修内意或专练外法皆不能臻拳术之上乘。内外相合不是一种简单的叠加关系,那种分别练习内意和外法,并不能产生内外相合。内外相合是指拳手体内之真气能与其形整产生耦合共生作用,达到协同作用,协同运化的状态。故只有通过拳式并结合对练才能使内外合一的水平不断提高。

站桩,走架,拆招,对练,散手,构成拳学修为的基本内容,习者欲入拳学上乘之梯,缺一而不可。此本无速成之途,高低速缓当存乎其人。然而,若仅求于健身或仅为了打人,速成之法亦多。健身之首要者,其心要适淡清静,其身要松和自然。果如是,练静功也罢,练动功也罢,行止坐卧者可谓之练功,其效自彰。而打人之法,第一在乎多练对打实打。第二在乎其人的反应移动速度,承受力,爆发力,持续爆发的能力,节奏感,协调性,意志力,专注力,胆力和体能这十项素质的秉赋和训练水平(这十项素质在理论上同样重要,对于具体的每个人和对手则应根据各自情况有所侧重)。第三在乎研习,观察,感觉,利用对手的将动未动之机。而能将上述所练之能,在实战中得以充分发挥的灵魂是:高度的精神集中(有如路遇猛兽,要心沉——沉住气,谨慎,眼毒——观察其特性,要害和战机),完全的解放思想(忘掉已有的成法,因敌而动),彻底地伸扬个性(一旦动作做出,其间不可有丝毫犹豫,坚信自己)。在技术上,只需将三五手散招练至精熟,其技击实力便可大长。故只求健身或只为打人皆有速成之法。然而习者须知,养生时需收敛心性,技击时需张扬心性。而敛之弥深,则用之弥广。故至善者乃是体用的统一。而拳学大道能使习者体用兼该,拳道相合,身心完善。本文所述之站桩,走架为步入拳学大道所不可缺。若只求养生健身亦或技击打人则无需修为孙氏武学及形意,八卦,太极等内家拳术矣。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