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霍培林先生文章 > 正文

传承精艺扬四海 弘扬太极耀九州——访镇江孙氏武学研究院院长霍培林

2025年07月01日 霍培林先生文章 ⁄ 共 3728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13 views 次

镇江孙氏武学研究院院长霍培林先生

在中国武术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 ——霍培林。他不仅是太极拳(孙氏太极拳)的第五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更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武术家、太极拳家。从少年时期开始习武,历经数十年风雨,霍培林不仅将孙氏太极拳这一古老技艺发扬光大,更在国内外广泛传播,使无数人受益于这项传统武术的魅力。

霍培林多次在国内外武术大赛中荣获金牌,包括太极拳、形意拳、游身八卦连环掌等多个项目,并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中华太极传媒大奖——德艺双馨太极拳家奖”等多项荣誉。他个人还被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和平使者”称号。此外,他成功地创办了镇江孙氏武学研究院,建立了47 个传承基地,遍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努力培养传承人、收徒传艺、入门弟子达300多名。霍培林不仅为孙氏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寻师问道 弘扬武学

霍培林生于1948年6月的江苏镇江,自幼对武术兴趣盎然。20世纪60年代,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相对匮乏,业余时间几乎没有其他的娱乐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霍培林选择了自我锻炼,他经常练习举重、玩单杠、打沙袋、练硬气功。尽管这些练习最初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并无明确的目标,但它们为他日后的武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真正接触太极拳则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一天,霍培林在新华书店里发现了一套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挂图教材和一本关于初级长拳的书籍。这激发了他对太极拳的浓厚兴趣。虽无老师指导,但他仍凭借自身的毅力对照书本自学,初步掌握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那时的他,练拳的目的只是单纯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增强体魄、彰显个人的强大。然而,这种早期的自学经历,不仅培养了他的自律精神,也为他日后深入学习太极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霍培林与孙氏太极拳的缘分源于两个契机:一是从连环画小人书中知晓孙禄堂的传奇故事;二是在上海古籍书店淘到一本太极拳学书籍,由此对孙氏太极拳有了初步认识。为了寻找真正的师父,霍培林四处打听,最终找到了张祚玉老师,并开始了系统的武术学习。然而,真正的转折 点出现在1979 年,当得知孙剑云先生尚健在时,他便踏上了千里寻师的艰难旅程。

这段旅程充满了挑战与艰辛。霍培林前后往返北京二十多趟,历经近两载时光,几乎走遍了北京的各大小公园,最终在北京西绒线胡同54 号找到了孙剑云先生。这次相遇,彻底地改变了霍培林的一生。经过三天时间的深入交流,他被孙剑云先生的武学思想深深地吸引,毅然决定从零开始潜心研习孙氏武学。1984 年,霍培林正式拜入孙门,成为了孙剑云的首批弟子,自此专攻孙氏武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孙氏太极拳。

在多年的习武生涯中,霍培林克服了许多困难。辞去公职后,他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甚至不惜变卖住房用于推广孙氏太极拳。起初,家人并不理解和支持他的选择,尤其是当夫人在他面前双膝跪地,泪流满面地哀求他不要辞职时,霍培林的内心也曾犹豫过。然而,他始终坚定信 念,认为传承孙氏太极拳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最终,他得到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继续在这条道路上前行。

如今,霍培林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在国际国内武术大赛中屡获殊荣,先后获得金牌 20多枚,并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中华太极传媒大奖——德艺双馨太极拳家奖” 等多项荣誉。此外,他还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和平使者”称号。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努力的认可,更是对孙氏太极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肯定。

武蕴阴阳 德润苍黄

孙氏太极拳,是由一代武学宗师孙禄堂所创立,它融汇了形意拳、八卦拳和太极拳三大流派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术体系。其核心精髓在于“极还虚,致中和”,强调拳与道合,以修身养性为核心,旨在全面提升人的生命力。孙氏太极拳不仅是一种运动方式,更是一种文化形态,通过研修太极拳,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人如何看待生命以及如何改善生命。

霍培林认为,孙氏太极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以形意拳为基础,结合三体式的根基,运用顺中用逆、逆中行顺的开合活步技法,使得习练者能在快慢之间达到阴阳调和的状态。这种拳术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改善练习者的心性,提升情绪稳定性,对于现代社会的大众来说,具有特别重 要的作用。孙氏太极拳的练习者,不仅能获得身体上的健康,还能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滋养,最终实现身心合一的理想状态。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孙氏太极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霍培林于 2012 年成立了镇江孙氏武学研究院,并担任院长一职,致力于推动孙氏太极拳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发展。研究院设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拥有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教学场地,为学员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镇江孙氏武学研究院已经建立了 47 个传承基地, 遍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霍培林努力培养传承人、收徒传艺、入门弟子达 300 多名。每年,数千人在这里学习太极拳,享受健康养生的乐趣。研究院不仅注重教学质量,还致力于推广太极拳的文化内涵,使更多人能够从中受益。

镇江孙氏武学研究院不仅专注于教学,还积极组织各种武术比赛和交流活动,提升了孙氏太极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成功地举办了 2012 孙氏武学国际高峰论坛、2013 首届中国镇江孙氏武学国际武术交流大赛等重大赛事。这些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武术爱好者的目光,也促进了孙氏太极拳的国际传播。

此外,霍培林常年组织“六进”公益推广活动,包括进机关、企业、校园、军营、社区和景区。通过这些活动,孙氏太极拳逐渐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中,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上这项传统武术。每年,参与这些活动的人有数千人,极大地扩展了孙氏太极拳的受众群体。

为了进一步推广孙氏太极拳,霍培林还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高水平的比赛和表演。例如,在第26 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他担任孙氏太极拳的总教练,并领衔表演;在CCTV“一技之王” 全国太极高手汇镇江推手王大赛中,他也积极参与并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孙氏太极拳的魅力,也提升了霍培林个人的声誉。

镇江孙氏武学研究院在霍培林的带领下,已经成为孙氏太极拳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地。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研究院将继续发扬光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在全球范围内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传拳守脉 开创新篇

霍培林对孙氏太极拳的传承有着深厚的情怀。最初,他只是为了单纯地练功夫,并未想过太多责任。然而,在拜师之后,特别是在孙剑云老师的教诲下,他逐渐意识到传承孙氏武学的重要性。孙剑云老师曾叮嘱他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团结各门派共同进步。这份 重托,让霍培林倍感责任重大,于是他决定放下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事业中。

在孙剑云老师的指导下,霍培林不仅深入学习了孙氏太极拳的技术和理论,更深刻地理解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他意识到,作为孙氏太极拳的第三代传人,自己肩负着将这一宝贵文化遗产发扬光大的使命。这种使命感,促使他不断努力,力求将孙氏太极拳推广到更广泛的 群体中去。

为了更好地传承孙氏太极拳, 霍培林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他辞去了公职,放弃了优厚的待遇,甚至不惜卖掉房产用于推广工作。不仅如此,他还动员全家参与其中,儿子、女儿也纷纷辞职投身到孙氏武学的传承教学中。正是凭着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得孙氏太极拳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地传播。霍培林和他的家人一起齐心协力,为孙氏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未来,霍培林有着清晰而宏伟的规划。首先,他将继续办好非遗太极拳传习所,培养更多的传承人和教练员,带领人民大众参与全民健身。通过系统的培训与指导,他期望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太极拳传承者,将孙氏太极拳的精髓代代相传。

其次,他还计划进一步推进孙氏太极拳进社区、景区、校园等“六进”活动,降低太极拳的学习门槛,让更多人能够轻松上手。通过这些活动,孙氏太极拳将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成为他们日常生活锻炼的一部分。此外,他还打算加大保护孙氏太极拳的措施,建立数据库,搜集整理前辈传下来的宝贵资料,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展演活动,提高公众对太极拳的认知度与认同感。

霍培林深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希望自己的余生,继续在非遗文化传承之路上前行,力争为孙氏太极拳的传承、传播、团结与发展起到带头、示范和引领的作用。他希望发扬大国工匠精神,为全面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再尽绵薄之力。霍培林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普通人的奋斗史,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执着追求的生动写照。通过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孙氏太极拳不仅在镇江扎下了深厚的根基,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如今,镇江已经成为孙氏武学爱好者参访问道的圣地,霍培林也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楷模。

未来,在霍培林的带领下,孙氏太极拳必将继续发扬光大,造福更多人群。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霍培林这样的传承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地传承下去,使之永远熠熠生辉。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舞台上,孙氏太极拳都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更多人了解并喜 爱上这项传统武术,为人类健康和文化发展作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刚哥出品|必是精品

公众号请搜索:开合太极拳社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