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孙存周先生文章 > 文章
2011年11月08日 孙存周先生文章 ⁄ 共 724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8,533 views 次
形意拳概说 吾国拳技,原为知行并进之学。若知其原理又能身体力行之,则身心两方,必可收获巨大效益。惟吾国拳技范围广大,派别众多,设欲兼收并蓄、则人生之体力、寿命有限,殊不可能。以予之经验而论,初学者惟择其不背生理,不悖人情,应用变化,纯任自然者而习之,即不难收效也。人体组织至为复杂,内有五脏,外具四肢百骸,抑具禀赋不同,体质各异,虽呼吸以长命,食物以养生,尽人皆然,但六手所侵,七情所感,致弱生病之...
阅读全文
2011年11月08日 孙存周先生文章 ⁄ 共 1637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7,840 views 次
内家拳概说 古时运动身体方法,有《五禽图》。因其有体无用,故其法不传。要之,不外使人效其动作,仿其性能,运动身体,使血脉流通,藉以焕发精神而已。今内家拳即其遗意也。夫身体愈运动愈坚强,无人不知。然有因激烈运动反致受伤者,推究其故,不外气不足而努气、努力所致耳。今人恒言气力,不知有力无气,只是死力,极其能负重而已。于精神何有哉。欲求精神焕发,气力合一,体健而不劳神者,舍习拳术无由也。 拳术创自达摩...
阅读全文
2011年11月08日 孙存周先生文章,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2045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7,660 views 次
1978年我在南京上学,当时很喜欢美声,但是高音总是发紧,共鸣不佳。一位同学告诉我他家的一位邻居虽然80多岁了,但是发声非常好。于是介绍我认识了这位老人,老人叫刘子明,他告诉我他的发声方法是从练拳得来的。要我抱着椅子,用类似于骑马蹲裆式的样子练发声。老人很健谈又很热心。我本来就喜欢收集武林典故,所以很快就跟老人谈到一起去了。老人出身于杭州,曾当过李景林的私人秘书,并在民国政府担任过职务,与民国时期的...
阅读全文
2011年11月08日 孙存周先生文章 ⁄ 共 1104字 评论 1 条 ⁄ 阅读 5,098 views 次
太极者,在于知形懂劲,化发结合。在实战中,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领,并通过对战练习而成。 一、知形,即对人体形体变化要有充分的认识。这里主要是指导对对方形体变化的把握。如果对方力大速度快,我方自然不能以慢动作式的太极套路应对,只能随人之进退快慢而相随。在这一过程中,最佳时机在于把握对方最初的动作雏形,即“一动”。因为这时对方的速度、力量都未形成,最易处理。如果一动之机失了,可以继续破坏对方的发力距离,...
阅读全文
2011年11月08日 孙存周先生文章 ⁄ 共 2066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713 views 次
形意拳教授法 形意拳系内家拳之一种。其纲目分五行以强内,十二行以健外,以三体式为基础,以劈崩拳为运用,以明劲、暗劲、化劲为用功之程序,逐步练习,井然不紊,姿势简易,无折腰曲腿之苦,即老人童妇皆可随便练习。究其应用开合顺逆阴阳动静之妙,变化无穷,非得其门径,虽大智亦有所不能知也(《形意拳学》、《拳意述真》已详言,不赘述)。故其式简,其意精,学易而习难,教授者稍不得法致学者终身不得门而入者有之。浅学...
阅读全文
2011年11月08日 孙存周先生文章,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7037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425 views 次
孙存周先生武学思想概观 (作者:童旭东)   孙存周先生,生于1893年2月,河北完县东任家疃(今属望都县)人,逝于1963年8月,是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老先生的次子,讳焕文,号二可。存周先生是近代武术界具有极深造诣的实践家。只因未逢其时,中年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战中度过,晚年又遇上武术运动受“左”的思想影响,武术界不倡导对武术技击功能的研究,致使先生对武术研究的苦心孤诣未得其彰,对武术运动欲鼎革一派之宏...
阅读全文
2011年11月08日 孙存周先生文章,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18924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606 views 次
孙存周先生传 引言 中国国术大师孙存周是一位已被今人渐渐淡忘的人物,这是因为自1956年以来的中国武术所走的道路与孙存周的武学思想相去甚远。今天中国武术本身的发展也似乎告诉人们:武术只需要明星而不需要大师了。然而,当中国武术吵嚷着要进军奥运会的时候,人们不禁要问:中国武术的民族性到底体现在哪里?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的体操及自由搏击到底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中国武术的价值观与西方体育的价值观区别在何处? 如此...
阅读全文
2011年11月06日 孙存周先生文章 ⁄ 共 884字 评论 1 条 ⁄ 阅读 6,684 views 次
今之学拳术者,每好高骛远,辄以练气凝神,毋须拘拘于形式。这种理论固极高深,但它不切合于初学者。因为拳术无论少林武当,欲舍姿势之外, 实无其他致力之途。且拳术贵在顺中用逆,导气下沉,动中求动,神不外散,则自然气聚神凝。其姿势纯正者,呼吸即调;其形态乖谬者,则呼吸亦如其形态而形成散乱。余闻之先严云:拳术练气凝神须向姿势平正中求之。形正则气和,形偏则气亦偏。又云增其华者减其骨,饰其外者丧其中。此言让初...
阅读全文
2011年11月06日 孙存周先生文章 ⁄ 共 403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6,196 views 次
拳术创自达摩。本为静坐并行之功。首重气,力次之。所谓养气者,纯刚是也。气充而运之以神,神之所照,无不如志。其练法简易:于动中求静,用后天之形,补先天之气。以手足动作,调节呼吸。虚心实腹,气归丹田。有一分气,用一分力。不努力,故不伤气。诚中形外,则精神健旺。盖气馁则志败,气盈则气盛。子与氏所谓:“持其志,毋暴其气,胥是道也,迨真气弥满。”所养既充,而后注意于神。以气行力,则力不可测。以神行气,则境臻于化。儒者之言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