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BLOG

孙禄堂先生谈十足及健康——童旭东

2012年02月16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670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659 views 次
无论寿命之长短,必须活得十足。何谓十足,即是一生健康无疾病,尽量发挥本能,满足一切业务。若常在病状或萎靡颓废,则一生中不得谓十足矣。故健康为十足必要之条件,今具体言之有七条: (一) 终年无疾病。 (二) 凡是提得起、放得下,想得全、做得完。 (三) 能担负百二十斤至百六十斤长行。 (四) 每小时行十里至十五里。 (五) 前跳一丈,后蹿八尺。 (六) 夏季烈日中能插秧耘田,冬季冰雪中下水捕鱼。 (七) 连续...
阅读全文

以友为师——童旭东

2012年02月16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729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027 views 次
过去很多老拳师的功夫,与其说是老师传授的,不如说是朋友帮助的。老师传授规矩,真正要想提高,还要靠朋友帮助。比如李雅轩先生,1929年底参加过杭州、上海两次擂台赛,均未小组出线即遭淘汰。那时李雅轩已经从学于杨澄甫先生15年。说明从学15年,虽然已经是杨门中最出色的四大弟子之一,但是其实战技击的水平仍不高。抗战爆发前,乃师已经去世,抗战爆发后,李去四川军校,与郑怀贤、朱国祯、周剑南等结盟,经常一起相互切磋...
阅读全文

劲若游针——童旭东

2012年02月16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745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536 views 次
上世纪五十年代支燮堂先生通过孙氏拳练出一种劲,与人搭手时,支燮堂先生手臂不动,对手则感到自己体内如有游针刺入心脏,于是不敢搭手,惊跳而出。周元龙先生对孙剑云老师讲,他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十个人(都不是支燮堂先生的学生、弟子)排成一队,后面人的双手扶着前面人的双肩,最前面一人双手与支燮堂先生双手相搭,傍边的人随便写一个数字,并不告诉其他人,只让支燮堂先生一人看到,于是按照这个数字,支燮堂先生能...
阅读全文

以拙废巧——童旭东

2012年02月16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829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167 views 次
世人都说拳术讲究以巧破拙,你这里非要来一个以拙废巧,大有故作惊人之语的嫌疑。其实以拙废巧的确是某类人有效提高其技击能力的一条不二法门。 剑云老师说过:“齐公博的两条胳膊象两根木棍,硬得很。在江南时,齐公博与某某(某派太极拳名家)试手,齐公博只管把胳膊往前送,某化不开、挡不住、发不出,欲变不能,稍一勉强,齐公博胳膊一颤,某就扑跌出数丈外。那时门外边没有人是齐公博的对手。不过齐公博这种劲儿不是纯粹太...
阅读全文

根节与梢节——童旭东

2012年02月16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850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504 views 次
何谓根节?丹田也。 何谓梢节?手足也。 开始练习拳术时,根梢有别。练至通体玲珑、浑然一气,则梢亦是根,根亦是梢,根梢一体,梢动即根动,根动即梢发。 到此程度,拳术修炼开始步入精微之地。这时研究手法、指法以及脚底下的变化就变得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成为日常研修拳术的主要内容。 以手指论,既有八卦也有五行,五个手指相互匹配各得其用,有人称卍字手,其手法不离八卦、五行、里裹外翻、点穴、闭血、摘筋、拿脉、卸...
阅读全文

动若蛇奔,轻固灵捷——童旭东

2012年02月16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1512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251 views 次
一、动若蛇奔 有一次我问孙剑云老师对现代散打技术的看法。 孙剑云老师想了想,说了两个字:“太慢”。 我问:“是出手慢?还是出脚慢?还是步子慢?” 剑云老师的回答还是两个字:“都慢”。 我问:“怎样才叫不慢呢?” 剑云老师说:“见过奔蛇吐信吗?” 我说:“电视里见过。” 剑云老师说:“当年孙振岱他们真是动若蛇奔啊。” 我认为,剑云老师所讲的奔蛇吐信,不是单纯的奔跑速度,若论单纯的奔跑速度,当今远胜过去,而且应该用马来比...
阅读全文

发动攻击的出发点—谁来领劲?——童旭东

2012年02月16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1385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152 views 次
俗云:发力时——起于脚,宰于腰,行于脊,贯于指。 切记这只是练习拳术时需要体会的发力路线,并非实战时的心法。 又云:丹田发力,所谓腹打。 或云:开肩开胯,四窍齐发。 同样这也只是练习拳术在某个阶段时的要则,并非实战时的心法。 无论是“起于脚,宰于腰,行于脊,贯于指”还是“丹田发力”或是“开肩开胯,四窍齐发”都只是拳中“体”的要点,而并非是拳中“用”的要点。 “体”就要使之纯熟到自然的程度,于是虚无才具有气势。 到了...
阅读全文

横接竖打螺旋力 指钻肘弹浑圆气——童旭东

2012年02月16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736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449 views 次
放劲发人,是初学拳术者颇感兴趣的,尤对弹指间将身雄力猛者发放出去,羡慕不已。其实,若掌握方法,这并非难事。 孙剑云老师曾说:“对方来得越猛,气力越大,打他出去的就越重。” 我问:是顺力否? 孙剑云老师说:“顺其来力但不顺其方向,逆着他的来向,把他打回去,把他的来力转回给他,这是螺旋的效果。所以,他的力气越大,来得越猛,他被打出去的就越重。孙振岱说这是横接竖打螺旋力,指钻肘弹浑圆气。” 我问:如何横接竖...
阅读全文

关于胡朴安对乐奂之的一段记载——童旭东

2012年02月16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1449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6,121 views 次
胡朴安在《病废闭门记》云:“我在病废以前,每日清晨六时,必练太极拳一遍,已有十七八年之久,什少有间断之日。三月十九日,由潘耕生介绍,认识乐奂之(幻智),奂之河南固始人,任震旦大学国文教授,其太极拳极精,能手不粘身,即将对方打出,我往时看见杨澄甫推手,打得极其干净,然尚见其用劲之迹,杨少侯手法极好,终不如乐奂之之行所无事。嗣后时时与奂之聚晤于尤彭熙医生家,彭熙太极拳程度已好,但稍不及奂之。奂之能用...
阅读全文

牟八爷——童旭东

2012年02月16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762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864 views 次
牟八爷,穆斯林,失其名,擅烹饪,好技击,从学于孙存周、孙振岱二师,尤精太极拳,与人较艺,单指或搭或点,人即跌出,又号牟一指,曾在马福祥府上任事,解放后因历史问题被迁离上海,后不知所终。其表兄,人称何回子,亦失其名,得牟八爷研究孙氏太极拳十六字心法,因从周仲英学,故将此十六字心法交与周仲英。后转送到剑云老师处,95年我协助剑云老师编写《孙氏太极拳剑》时,剑云老师曾提起这十六字心法,然终未采录。我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