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胡俭雷先生文章 > 正文

漫谈怎样学习孙氏太极拳(五)——胡俭雷

2012年02月23日 胡俭雷先生文章 ⁄ 共 3331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4,942 views 次

——练习孙氏太极拳的步骤(孙氏太极拳的大学阶段)

孙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 胡俭雷

经过在孙氏太极拳的小学、中学阶段的学习、修炼,习者已经将孙氏太极拳架盘的规范标准,体悟到了孙氏太极拳丰富的劲种,积蓄了一定量的内劲,掌握了孙氏太极拳全部推手套路,并且将内劲应用在推手当中,孙氏武学的理论水平又得到了提升。当迈入孙氏太极拳大学时期时主要的学习、修炼的任务有以下六项:

一、继续盘架,增加内劲积蓄,使内劲更加精纯。

二、提升孙氏太极拳推手水平。

三、掌握孙氏太极拳散手技击。

四、用所学的孙氏太极拳的理论,指导、检验自己的所练拳况。

五、书写有关孙氏太极拳的理论性文章。

六、钻研经典,多识佛道友人,广结善缘,广交武术朋友,以丰富自己,向“拳与道合”迈进。

第一项,我在上一章节曾说过,盘架是修炼孙氏太极拳的永恒主题。因为“内劲”这个东西,没有人能将其说透的,它没形没状,无色无味,依外界力量而变化,瞬间聚集,瞬间释放,目前无法用单位去计算它的蓄量和能量,到底积蓄到什么程度恐怕没人能说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自己的内劲积蓄越多、越大,身体就越发轻灵。这时的盘架可以规规矩矩的盘,可以自由组合式子盘,可以随心所欲的盘。在僻静处盘时尤其是夜晚,动作不用那么大,式子要圆,要小,落脚要轻,小心翼翼,以行气、用意为主,主练精气神。还可以站定,外形不动而意念运走内劲等练法。在经过一个时期的盘架和推手后,内劲的积蓄和精纯度都得到了大的提升,身体感觉“五体通灵”了,就可按太极拳的第三层境界去练,脚如浮在水面,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懈怠的练。也可练时“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式的练。

第二项,是进一步提高孙氏太极拳推手水平。在孙氏太极拳的中学时期,已经将孙氏太极拳的推手全部套路学完并能将内劲应用在推手当中。在孙氏太极拳的大学时期要把过去所学的推手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这八法攻防要义搞清楚,并能混合而用,做到“八法皆一式,一式出八法”。把“活步大捋”练熟,为散手技击做准备。这个阶段的推手可以脱离开套路,搭手就走,不拘一格,得化就化,得发就发,顶而不顶,丢而不丢,虚实分明,步伐灵活,该柔则柔,该刚则刚,尽力使自己保持有力态势(守中),使对方“不得劲儿”。这必须把孙氏太极拳独有的“活步大捋”练好。因为它是通向太极散手的桥梁,只要把它练熟了,练活了技击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活步大捋需要形意拳的“桩功”和八卦掌走圈的基础,走时两胯要放松,重心要平稳,以动中求静。一经粘住对方,得靠就靠,得挒就挒,决不让其逃脱,你来我往,你进我退,你发我截,你弱我进,相互转换,灵活多变。这与对方搭起手简单,将自己的劲意与对方的劲意搭在一起,就是于对方洽合,用自己的神气搭于对方重心和摄于对方精神及全身就不简单了。这就是比较高层次的推手了。

练到此等水平可与其他太极拳门朋友推手交流。

请大家练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孙门师兄弟之间切磋一定要相互理解、配合,不可伤和气,不可为争一时高低而“反脸”。研究怎样化解对方的劲,自己被跌出或失重,要找其原因,研究怎么就不会被跌出和失重,并不是把人如何放倒。这就是推手的目的和修为境界。。在与其他太极拳门切磋交流时,绝对要讲武德,不要吹大话,不要贬低和轻视对方,更要以武会友,要手下留情,点到为止,就是说要讲口德、讲手德。

关于太极推手,说起来容易,真正坚持练,练好并非易事,因为现在推手功夫好的人不多,就拿孙氏太极门来说,别说高功,就是全套把孙氏太极拳推手演练的象模象样的人也没几个。所以我希望给我发短信的小伙子以及孙门弟子发奋努力。衷心希望学太极拳的朋友都要学会太极拳推手,否则您不会真正懂得太极拳,永远站在太极拳的门外。

第三项,孙氏太极散手技击。技击本无章法无套路,否则仍然是架子。敌我双方搏击不外乎这三种形式。一是凭力气对打,谁力大谁赢,谁经得住打谁受伤轻。二是稍有武艺者,你打我防,你防我变,你一个“黑虎掏心”,我来个“顺手牵羊”,以“招”对“招”。三是以意行力,借力打力。第三种形式就是孙氏太极拳及内家拳主要的技击形式,当然也加以第二种形式,那就是“闪、展、腾、挪”。第二种形式,你一招我一式,打起来好看,就象武打电影一样,非常有观赏性。但是,孙氏太极拳的打法是以高品质的内劲于不闻不见置于人。这里引用我的恩师孙剑云所说:“所谓技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当人之身心的适应的能力渐臻完善时,自然能适应这种相互作用。故能产生‘不求胜人而神行机圆人亦莫能胜之’。扑人丈外也好,数丈外也好,都不是发人者的主观意识,而是被放出者自己造成的结果”。由此而见,孙氏太极拳的技击是借力打力。这种借力打力的技巧就来自于“滚瓜烂熟”的太极推手,如孙恩师所讲“欲修孙氏太极拳之技击,尚需知三机、体三能、混融八法为一,多经实战练习,由实战中检验不顺之处,再从盘架、推手中求之。如此循环往复,不计较一时之胜负,全在乎用心求理,则可渐精技击之术矣。何为三机?变势之机,变动之机,发劲之机。当对搏时,在双方尚未接触的情况下,我能预知彼之运作变化,并使自身先于对方抱得有利态势,此谓"变势之机先于彼"。故双方未接触时为变势之机。当双方接触的瞬间,我若能先于对手发劲于彼之重心上,则谓"发劲之机先于彼"。故双方接触之瞬为发劲之机。当双方两劲接定后,此时我若能变劲彼先,使彼劲走空,则谓"变劲之机先于彼"。故双方接触中为变动之机。此上为三机之要。三能,是指对彼之作用的感应之能,对己之神、气、形的瞬间协同之能,对彼之作用的洽合之能。此三能均以神气相合为基础,神气不和三能则一能不能。所谓混融八法为一,是指出手即是太极,当用何种劲将因彼而变,是一个劲,还是几种劲混合而出,也将因势利导。总之,技击之要不外乎“意在彼先”及不拘泥于成法,总以随机应变,感而遂通为至妙”。

现在有许多人热衷于“招式”,老师给教了“招式”就高兴,老师不教,就说老师保守或认为老师没功夫、没水平。其实,光学“招式”是我上面讲的属于第二种形式的技击,层次较低的。“招”是死的,即是变化也是极有限的,而孙氏太极拳的内劲且是活的,是千变万化的。

第四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孙氏太极拳的小学时期,不用太多的学理论,怕的是习者,功夫不到,理解跟不上,容易出现偏差。在孙氏太极拳的中学时期已经学了不少理论知识,当已进入到孙氏太极拳的大学时期后就应把这些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孙氏太极拳的修为中去,尤其是先辈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资料要很好的学习、领悟。

第五项.既然已是孙氏太极拳大学水平,就要文武双修。结合多年练功,要会写出有关孙氏太极拳及孙氏武学方面的理论文章,比如,心得体会、论文、学术论谈等。

第六项,就是向孙氏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拳与道合”迈进。孙氏太极拳具有修身、修心的功能。修练此拳即可健身强体,制胜御敌,又可改变人的气质,提高人的修养,使人儒雅化,修佛问道,直至“拳与道合”。所以,要读《道德经》《易经》《丹经》《易筋经》《黄帝内经》及佛教经典等。寻根问源孙氏武学,增加阅历,丰富自己。多结善缘,广交武友,开阔视野,在修炼孙氏太极拳的整个过程中恪守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贯穿“恬淡虚无,渐修静悟”的总方针,最终达到“拳与道合”的目的。

在孙氏太极拳的小学、中学阶段,我讲的比较多,大学阶段就简单一些,主要是一个高品味的修炼了。现在将孙氏太极拳大学阶段捋一下。把孙氏太极拳的盘架、推手结合并灵活应用,提高内劲的积蓄量和精纯度。读经典,访武友,结善缘,丰富自己,向孙氏太极拳最高境界“拳与道合“迈进”。

关于学习孙氏太极拳的三个阶段(小学、中学、大学)的学习,我粗糙的已讲完。只要习者用心体悟,刻苦练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能有所成就。即是您达到孙氏太极拳的大学水平,仍要进修,因为艺无止境,学不封顶,还有更高的学位待获取,更深的道理需探究。我即使用再多的文字语言也未毕能将修炼孙氏太极拳的问题讲清,也没有任何人可以用语言、文字把太极拳之奥妙讲透,也不可能用文字语言教会您练拳,否则就不成为奥妙玄机了。正如老子《道德经》第一句所讲:“道,可道,非常道”。

请待下一节《漫谈怎样学习孙氏太极拳(六)

——练孙氏太极拳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