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BLOG

孙门推手的训练(一)打拳是基础—雷世泰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832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3,876 views 次
前面几篇文章谈了对推手的一些思考,那么究竟怎么来训练推手?我将陆续就孙门推手训练方法谈谈自己的经验。 推手的训练方法很多,条条大路通罗马,别门和别人可能另有高招,我只做一孔之见,供他人窥豹于一斑. 首先要从练拳入手。 “练拳不推手,到死也没有”,而“推手不练拳,就是闹着玩”。体与用是永远不可分离的。体是知己功夫,用是知彼功夫,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推手不能单独存在,离开拳的演练就舍本求末,不练拳光推手...
阅读全文

躲不开,就得迎着上——雷世泰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2526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915 views 次
散打比赛死人了,这固然不是什么好事,特别对死者和他的家人,更是如塌天般的悲痛。应该说规则、裁判和救护上都有可指摘处,该是谁的责任谁也跑不了。对体育总局武管中心我一向不以为然,没说过他们什么好话,但是,就事论事,这件事情上他们也无可奈何,最不愿意发生这样事故的就是他们。我本来不想对此事说什么,但是看了很多对此事的议论,却不免为武术的未来更添加几分忧虑,惟恐因此对本已经被大大弱化的武术雪上加霜。   ...
阅读全文

对竞技推手的思考(8)孙式推手的特点—雷世泰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694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3,716 views 次
前面几篇分别谈了孙式推手的桩法、步法、身法、手法、以及卸力、借力之法,在这些方面孙式拳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风格是在共性之下的个性,各家太极拳的推手从总体讲都是相同的,都遵从共同的原则,但在具体实施中有着各自的着重点,形成了风格。有风格才有多样性,有多样性才有生存竞争,才有发展,有进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为太极拳和太极拳推手做出有益的贡献。所以,我这里讲孙式太极拳推手...
阅读全文

对竞技推手的思考(7)借力——雷世泰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115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367 views 次
能卸力还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能借力,才是。太极拳,乃至武术,最高的境界是借力打力。     这里说的借力打力不是通常所理解的“顺手牵羊”式的打法,你打来,我借着你的来势再加上一把劲,把你打出去。这也是一种借,但是只有对付二把刀、三脚猫的功夫可以奏效,或者说,对于单向冲击力可以有效(只是“可以”,还不一定有),这些人打拳顾前不顾后,发力意图太过明显,一看就知道,容易“被借到”。而武艺练到一定阶段,周身一体,...
阅读全文

对竞技推手的思考(6)卸力——雷世泰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099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779 views 次
卸力,就是化,不会卸力就只有顶牛。要“引进落空”(这是太极拳必须作到的),就一定得会卸力,不给对方的来力在自己身上找到去路,最后就只有顶或丢。     什么是卸?扛过大包,挑过重担的都有这样的体会,重物落地一定走最直接的路线,肩一松,大包落地,或者腿一蹲,重担落地,一定是紧贴着自己的身体下落,不会多费力向外推去。借鉴到推手里面,卸别人的来力,一定也是从受力点找最短的路径,把力卸到地上去,就象卸包袱一样...
阅读全文

对竞技推手的思考(5)手法——雷世泰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2314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557 views 次
手法不是招式。     法者准也,手上有准,出手有度。     手法,就是手该练成什么样,而不是通常理解的招式。成都宝光寺有对联:“法外人,法无定法,本来无法法也;人间事,了也未了,何妨不了了之”。对于推手“手法”的理解,一定要从“法无定法”的角度来考虑,它是原则,是方向,而不是具体的招式。也就是说,要广义的而不是狭义的“手法”。     手法之一,手上要有感觉。     太极如摸鱼。摸鱼,而不是捉鱼,水浑,看不清水里的...
阅读全文

对竞技推手的思考(4)身法——雷世泰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461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3,795 views 次
人有上、中、下三盘,胯主下盘,腰主中盘,肩主上盘。我们通常说的“身”就是指肩与胯之间的这一段,也就是躯干。平常都说“身体”,其实这两者不是一回事,身是身,体是体。体主要是指四肢,是用来动的,俗语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动,才有勤与不勤之分。那么身是干什么的?是主宰,是根本,是用来支配体的。四体可以缺失一二,甚或三四,人依然可以活,但身不能缺,无论是横向还是竖向把身去掉一半,即使是四分之一,也一定活...
阅读全文

对竞技推手的思考(3)步法——雷世泰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187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170 views 次
有了桩还不够,还必须让桩活起来,这就靠步法。 与通常的马步和弓步比较孙式拳的三体式最有利于步法的灵活,进退自如,左右逢源。这决非夸大其辞,而是三体式本身结构使然。与马步和弓步不同处,三体式是单重,而单重最大的好处是灵活,只要有一足立地,脚踏实地,我就可以发力,而马步和弓步无论怎样调整,都仍然是双重,要移动重心比单重要慢,尽管对训练有素者这个过程可能很短,但是显然仍要慢些,然而在激烈的对抗中,即使...
阅读全文

对竞技推手的思考(2)桩功——雷世泰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367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191 views 次
那么有人要问,既然规则不离谱,为什么推手比赛不好看?为什么和平常的推手相去甚远? 我的看法是,推手比赛场面之所以不好看,虽然不能说与规则无关,但主要还是选手的基本功差使然。桩功差,身法差,手法差,步法差,不会卸力,更谈不上借力,于是就只有拼力气,拼体力,这样,比赛场面又如何能好看?没有功力,只有气力,定出再好的规则也没用。 功力之首,最基本的基本功就是桩功。 下盘要稳固,腰腿要有力。太极拳虽然讲究...
阅读全文

对竞技推手的思考(1)怎么看规则—雷世泰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024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3,834 views 次
太极推手绝对是众人皆知,而且经典中的名言几乎成了家喻户晓,如“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等等。所以,在一般人那里,对太极推手似乎已经有了思维定式,那就是绝对以巧胜拙,以柔克刚,总之,绝对不是靠力量来取胜的。 可是看看现在的推手比赛,和人们印象中的完全两样,生搬硬顶,与其说是太极推手,不如说更象大相扑。这种情况不但内行看着难受,即使外行也颇不以为然,就是参赛的选手本身也不满意。大家都不认可,可是仍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