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雷世泰先生文章 > 正文

对竞技推手的思考(4)身法——雷世泰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461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3,328 views 次

人有上、中、下三盘,胯主下盘,腰主中盘,肩主上盘。我们通常说的“身”就是指肩与胯之间的这一段,也就是躯干。平常都说“身体”,其实这两者不是一回事,身是身,体是体。体主要是指四肢,是用来动的,俗语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动,才有勤与不勤之分。那么身是干什么的?是主宰,是根本,是用来支配体的。四体可以缺失一二,甚或三四,人依然可以活,但身不能缺,无论是横向还是竖向把身去掉一半,即使是四分之一,也一定活不成。

这就决定了身的重要地位,是主宰的、根本的、支配的地位,体的一切活动都由身来控制。我们发力是起于足下,通过胯、腰、肩的传递,最后达于手,在整个过程中是腰胯在发动,让腿去蹬地,把地的反弹力传上来再发到手上去。腰胯本身并不主要起发力作用。这一点常常被误解,因为拳经上说“命意源头在腰隙”,“腰为主宰”,所以就在腰上拼命使劲。我们下象棋都知道,将、帅虽然是主宰,但却不能轻易动,一到老将得动时形势就不会美妙了。军中主帅的作用是运筹帷幄,指挥调度,而不是冲锋陷阵,出大力、流大汗。腰也是如此,不能轻动,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撑,所谓“塌腰”是把原本向前自然弯曲的腰至少挺直,形成“立柱顶千斤”,与整个脊柱形成完美的拱形结构。从腰的外型我们也可以知道,它是躯干中最细的部分,所以是用来支撑而不是用来乱动的。向前弯曲是主要功能,向后弯就得特殊训练,左右转动的幅度也有限,打拳中不是不能转腰,而是不能轻易转,动要先动胯,胯带着腰,腰带着肩。身法首要一条就是整,整的前提是肩与胯合,胯和肩连动而不分着动,才能整。也就是说,两肩和两胯就象一块门板的四个角,这四个点圈出的恰恰是“身”的范围,门板如果要结实就要尽量减少四个角之间的相对运动,否则扭来扭去,板就散架了。

身法的第二条就是含胸拔背,也就是分清身的阴和阳,许多人都不明白我们的身体哪面是阴,哪面是阳,都以为前面应该是阳面,后面应该是阴面,其实是大谬。后面是阳面,前面是阴面,这不是我们能够选择的,是我们从爬行动物老祖宗那里继承来的,我们四肢着地时,凡是能够晒到太阳的地方,就是阳面,晒不到的地方是阴面。督脉在后背,上升,属阳;任脉在前胸,下降,属阴。阳面是发力的,阴面是不发力,是要受保护的。所以,正确的身法是含胸拔背,“力由脊发”,而不是挺着胸向前扑。反过来,卸力要从前面走,在自己的身上给来力找通道,所谓“引进落空”,都是阴面的任务。阴阳面搞不清,就谈不上身法。

身法的第三条,是不要完全正面对敌,而是斜45侧向对敌,也就是尽量保持最接近三体式的身形,也是最阴阳相合的身法。三体式是被实践证明的最佳发力结构,万变不离三体式,就是为了时刻处于最佳发力状态。三体式的前后脚是45°夹角站立,所以决定了身体(也就是躯干)的平面应该是与前脚尖的方向也成45°角,而不是正面向前,如果站成完全正面向前时,两肩与两胯一定不合,一定是扭着的。

身法的第四条,走身法就是走重心,自己的重心要尽量控制在支撑腿(一般是后腿)上,不要轻易把重心前移,常常见有人象推车一样,后腿蹬得笔直,身体重心完全扑在前腿上,一个大弓步跨出去,这个姿势有三点弊端:一是容易被对方拉个“顺手牵羊”;二是容易被对方左右搬动,因为重心完全到了前脚,后脚虚起,一旋就转;三是不能连续向前发力,要想再发力就得把后脚先拿上来,而造成断点,这在讲步法时已经说过,这不仅是步法问题,更是身法问题。

君子如射,正己而后发。我们讲身法,就是先“正己”,己不正,焉能正人?己不正,又焉能打人?手脚都长在身上,身法若不好,手法脚法要好不啻缘木求鱼。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