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孙式太极拳
2012年02月08日 孙剑云先生文章 ⁄ 共 3433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3,861 views 次
 一、要诀: 太极拳本内家拳,不用拙力意当先。 虚领顶劲神贯注,下颏收回即自然。 含胸自然能拨背,切莫形成“罗锅肩”。 练肘沉肩又坠肘,肩耸肘悬不是拳。 塌腰能起全身力,腰不塌住灵活难。 两腿弯曲分虚实,太极要义在里边。 呼吸下沉丹田穴,纯任自然莫强牵。 上下相随成一体,动作绵绵永相连。 动中求静静中动,练时神气务周全。 切记要点莫遗忘,持久习练益自显。 二、三七体用概述: 1.起势要点:身直不可强挺,心静,...
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08日 孙叔容先生文章 ⁄ 共 1873字 评论 1 条 ⁄ 阅读 10,508 views 次
太极拳是我们传统、的额民族体育项目之一。传播最大,习之者亦众。以其特有的优点深得广大群众所喜爱,支分派别各有传人。目前,我国太极拳的主要流派有:陈、杨、吴、武、孙氏等,各善其长。近年来,国家提倡国术,尤对太极拳更加发扬,使之成为我国盛行的一种拳术,对于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所以各派太极拳都有发展的必要,才能适应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爱好的人们的要求。今天我只就孙氏太极拳的练习者尤其对于初学...
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08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5199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758 views 次
连载于《武当》2008年   第一节 起式      动作要领   (1)两脚呈90度,身体直立,如平地立竿,不偏不倚,头部百会穴上顶,项竖直,但不可紧张僵硬。身体其余部分完全放松。手自然下垂贴在两腿旁。此时身体重心平均放在两脚上。   (2)重心移至左脚,右脚以脚跟为轴,脚尖向内旋转45度(向正前方),并随即向后拉至左脚后,以右脚的踝骨对着左脚的脚跟。   (3)重心移至右脚的同时,两手沿着左脚尖的方向向斜前上方徐徐...
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08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1775字 评论 1 条 ⁄ 阅读 5,381 views 次
  对于孙式太极拳的训练方法,可能有人说,按照太极拳的规矩把套路打下去就是了,还要什么训练方法?此话有一定道理,因为太极拳的“九要”已经规范了身体动作,若真能做到,太极拳也就有相当水平了。如果只想把太极拳当作健身术来练,到了这个水平也足够了。但若想层层进步,不仅健身,而且作为武术,作为修道来学习,那么仅会一遍一遍地打套路是远远不够的。可以说,打套路,或日盘架,只是入门而已,说得不好听些,只会打套路...
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08日 白普山先生文章 ⁄ 共 1041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3,939 views 次
  动与静是运动的两个方面,而且又是高度的统一体,太极图完全展现了这一变化规律,动为阳,静为阴,太极图两个阴阳鱼统一于一圆之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融于一中。   佛家、道家之静坐练功(气功)是静中求动,用静坐之躯体,练体内的真气运行,以达连通小周天、大周天,使真气运行全身,达到养身、健身、延年祛病之效;拳术是在动中求静,在动中也就是练习拳架中以求打通小周天、大周天的功效。所以太极拳的拳架...
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08日 白普山先生文章 ⁄ 共 1267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440 views 次
 势:通常称为势能,是能量潜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体内具有的能量流,在外释放出来,拳家称之为内劲。故势与法是能量的内外转化,在体内称之为势,在体外称之为法,是积蓄与发放的关系。有如电被称之为电流(亦称之为电能)一样,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五色、无形的能量流,可用做电焊、照明、取暖、牵引、提升、交通运输等五花八门、千变万化的各种方式转化运用。人体的势能也是通过身体的各个部位,各种方式发放出去的。   ...
阅读全文
2011年11月15日 孙剑云先生文章 ⁄ 共 831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313 views 次
学习孙式太极拳之推手,首先应明确推手的目的和功效。 盘架是将神气收敛于内,混融而为一,是太极之体。推手是以八势含五行诸法,动作流行,使神气形布于外,化而为八势太极之用。先父云:“有体无用,弊在无变化,有用无体,弊在无根本。所以体用兼该,乃得万全。”所以推手的目的,是使习者在盘架的基础上能体用合一,由此而完善人之心理、生理机能,进而悟道。所谓“以操手练用工纯,能以手足灵活,引进落空,牵动四两拨千斤,神...
阅读全文
2011年11月08日 孙存周先生文章 ⁄ 共 1104字 评论 1 条 ⁄ 阅读 5,104 views 次
太极者,在于知形懂劲,化发结合。在实战中,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领,并通过对战练习而成。 一、知形,即对人体形体变化要有充分的认识。这里主要是指导对对方形体变化的把握。如果对方力大速度快,我方自然不能以慢动作式的太极套路应对,只能随人之进退快慢而相随。在这一过程中,最佳时机在于把握对方最初的动作雏形,即“一动”。因为这时对方的速度、力量都未形成,最易处理。如果一动之机失了,可以继续破坏对方的发力距离,...
阅读全文
2011年11月08日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5229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3,268 views 次
一阴一阳之谓道,而在太极拳中这种阴阳之间相反相成的关系是一以贯之的,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是灵魂,是生命。具体表现在十个方面:快与慢。刚与柔。长与短。稳与灵。松与紧。曲与直。伸与缩。化与打。虚与实。动与静。矛盾的两方面中哪一个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哪一个都不可过与不及。正确处理好这十大关系,是提高练拳效果的重要途径。 第一节     快与慢 对于外行来说,慢慢悠悠的太极拳怎么能称为拳呢?殊不知太极拳之妙...
阅读全文
2011年11月08日 白普山先生文章 ⁄ 共 1031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577 views 次
动与静是运动的两个方面,而且又是高度的统一体,太极图完全展现了这一变化规律,动为阳,静为阴,太极图两个阴阳鱼统一于一圆之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融于一中。 佛家、道家之静坐练功(气功)是静中求动,用静坐之躯体,练体内的真气运行,以达连通小周天、大周天,使真气运行全身,达到养身、健身、延年祛病之效;拳术是在动中求静,在动中也就是练习拳架中以求打通小周天、大周天的功效。所以太极拳的拳架,练习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