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更多作者文章 > 正文

孙氏太极拳中的十大辨证关系—孔令谦

2011年11月08日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5229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3,264 views 次

一阴一阳之谓道,而在太极拳中这种阴阳之间相反相成的关系是一以贯之的,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是灵魂,是生命。具体表现在十个方面:快与慢。刚与柔。长与短。稳与灵。松与紧。曲与直。伸与缩。化与打。虚与实。动与静。矛盾的两方面中哪一个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哪一个都不可过与不及。正确处理好这十大关系,是提高练拳效果的重要途径。

第一节     快与慢

对于外行来说,慢慢悠悠的太极拳怎么能称为拳呢?殊不知太极拳之妙就在这个慢上,要慢练快用,先慢后快。慢为体,快为用。不慢不足以体会拳之内劲,不慢不足以去掉虚浮之气,囫囵吞枣,浮光掠影,只可作欺人之花拳秀腿。慢之难有甚于快者,不信请试以走路。只要是正常人而非腿部残疾者都会走路,这有何难?然而,若让你将脚慢慢迈出,轻轻放下,缓缓向前移动重心,则立刻会觉得摇晃不稳。快速踢腿是人都会,但慢慢向上抬起,而且还要抬得高,那就要专门训练了。

慢练对身体的要求高,实际上的难度要大得多。只有待慢练日久,周身一体,调控自如了,才有可能由慢入快。这个过程不是人为的,不是练者今天想练快就练快,想练慢就练慢,而是你的功夫到了那个地步,慢的功夫深厚了,才有可能快。这时的快才是有根的快,是收放自如的快,是可用的快。这就如同练习书法,必须从楷书一笔一划地开始,真正的书法家没有不会楷书的,由楷书而行书而草书,一开始就草,充其量也就是一团乱草罢了。所以练太极拳一定要从慢开始,所谓慢工出细活,把基础打牢。但慢决不是我们的目的,若只一味陶醉在慢中,只会慢,不会快,也不足以称为太极拳。因为是拳就是要用的,用时非快不可。

在实际练拳中也要掌握慢的度,慢而不滞,也就是不能有停顿的感觉,特别是在动作的转折处。练拳不是越慢越好,与其那样,不如停下来站桩算了,然而这两者之间谁也不能代替谁,各有各的功效。走拳架是体会拳的用法,太慢了,停顿了,养成了习惯,将来真的用起来就出不去手了。所谓“行云流水,绵绵不绝”,就是说不可有停顿、滞涩之感。

第二节    刚与柔

刚为骨,柔为肉。刚为本,柔为用。先刚后柔,由刚入柔。无刚不足以谈柔,无刚之柔必软而无力;无柔不足以养刚,无柔之刚必脆而不坚。太极拳也要谈刚么?当然。所谓刚,不是硬,而是内外充实,筋骨强健,节节贯穿,八面支撑,不在一手一足之坚硬,而在周身整体之劲整。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一开始练刚劲时,后天血气之力必不可少,也就是浊气拙力在所难免,随着功夫的日深,有用的劲力越来越多,而无用的劲力越来越少,刚劲渐成矣。这就如雕塑,去掉的无用之物越多,就越接近成功。一位著名舞蹈家说过:“要跳好舞,不在你用了多少力,而在你少用了多少力。”拳术亦然。功夫的深浅不在你多用了多少力,而在你少用了多少无用的力。因为多余的力不但无用,而且有害,它们就是捆绑你自己的无形绳索。拳经中所说的“为拘魔所捆”,就是指的多余的力。只有去掉的无用之力越多,才能保证自身体能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做到周身一体,取得效益最大化。

第三节    长与短

长者,远也;短者,近也。意有长短,手也有长短。放人意要长,发力手要短。放长护短。练长用短。能短者方能用长,无长不足以护短。长有短处,短有长处。与人交手,手不是越长越好,能伸出一寸奏效,决不伸出两寸。手伸得越长,离自己的根节越远,越容易失去控制,越易为人所制。功夫越大的人,才越敢于将手放出去。拳经上经常说在做动作时要将手“极力伸出”、“到极处”等,就是要锻炼放长的能力,所谓“筋长力大”是也,只有平时将筋抻出来,到用时才能放的出去。平时练习,站桩也好,打太极拳也好,向外开时,意念都要尽量放远,越远越好。俗语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练拳也如此,意念若放不出去,动作也必出不去。拳经云,先求舒展,后求紧凑。就是说要先长后短,先把顺劲打好,把开劲打好,把长劲打好;然后再练逆劲,合劲,短劲。意念与劲力的放远宁可能而不用,而不可用而无能。鹰有时比鸡飞得还低,但鸡永远也飞不了鹰那样高。真正放人出去,只是寸劲,即放得出与放不出,只在方寸之间。其余的所有动作都是为其做准备的。

第四节    稳与灵

拳经云:形式沉稳如泰山,身体轻灵似飞鸟。两者似乎不可兼得,然而又必须统一于一体。须先稳后灵,稳中求灵。过于求稳则失灵,过于求灵则失稳。稳非固定之稳,而是动中之稳。灵非飘絮之灵,而是有根之灵。无稳则发力无根,放人无力;无灵则形势呆滞,放人无机。曾有前辈武师说过,即使把你的双腿捆在木桩上,可算是够稳了吧,但你的腰、胯、肩、手都无力,也还是一样可以把你打倒,腿不倒,腰倒。有些人总以为练拳的架子是越低越好,架子低,步子大,肯定要稳得多,但这样一来,灵活性必然会减少,而且从生理上讲,架子太低也不利于腿部气血的流通,年轻时尚无所谓,中年以后恐不利于行。会练拳的人就是要找到自己的“中庸”之点,求得事实上的最佳高度结合点。孙氏太极拳要求架子的高低以膝盖处无死弯子为准,也就是角度不得小于直角,而初学者应适当高些,比走路略低些就行了。

第五节      松与紧

紧,肌肉用力作功之收缩也;松,肌肉不作功,不用力也;二者都是人的本能,天性,却又都是后天锻炼出来的功夫,非积累功力不足以有也。大凡人在未练之前,只有散而非松,只有僵而非紧。不用力时是散的,一用力便是僵的。松与散,僵与紧之间的差别,就在于身体是否在意念的控制之下,如果是有序、可调控的状态,则不用力时是松,用力时是紧。若处于无序、失控的状态,则不用力时是散,用力时为僵。要松而不散软,紧而不僵硬。无松无以谈紧,无紧无以用松。松为蓄,紧为用。越松越紧,欲紧先松。发人时力走惊弹,如抽软鞭,如被电击。松者,弛也;紧者,张也。古人曰: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意思是:只紧不松,谁也不能做到;只松不紧,谁也不愿做到;只有一松一紧,才是正道。这里所说的松和紧,都是通过练功而达到的。

松,就是一点多余的力不用;紧,就是把所有的力都用在一点上,两者相反相成,松紧协调之极致,就是整,周身一体。对于初学拳术者来说,一开始要从用力入手,比较容易找到门径,若起初就强调不用力,则虚无缥缈,无所措手足矣。会用力而逐渐减力,较之不会用力而逐渐加力,二者孰易孰难,岂非立判。松与紧既矛盾对立又是互为依托的,人全放松是不可能的,除非是躺在床上,若是站在地上,必有其它的地方在紧着支撑着身体,才换来了别的部位的放松。反之,若没有其它地方的放松,全身都在紧张着,就等于全身都被捆绑住了,局部的发力也不可能做得脆快利索。这与太极理论中的阴阳关系是完全相符合的,阴阳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矛盾与对立,更主要的是它们之间的统一与协调,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松紧也是如此,有松有紧,松紧协调才是道。软鞭可以打出响来,而木棍不能。总之,该紧的地方要紧到家,该松的地方也要松彻底,方能松紧有度,收放自如。

第六节    曲与直

劲以曲蓄,力以直发。曲蓄则游刃有余,可以引进落空,直发则猝不及防,有如迅雷击地。古人云,大丈夫能屈能伸,委曲求全,都说得是曲的重要性。不曲就不能保全自己,就不能化掉对方的打击,也就不能实现最后的直。所谓“站直了,别趴下”,“宁死不屈”,都只是精神上的意义,在实际操作上是不可能的。兵法云“避实击虚”,“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其中“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防守还是进攻,走直线都是最愚蠢的,看起来距离最短,可是因为目的太过明显,易于为人所察觉,所以往往反而达不到目的。只有曲线运动可以极大地保持运动的隐蔽性,使人在攻击我时找不准发力点和方向,而我欲攻击别人时则让其无所适从,防不胜防。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即在不知不觉中就移开了外力的方向并将其化为无的之矢。

有句歇后语“西瓜掉在油篓里——又圆又滑”,是说人处世圆滑,试想,如果这个又圆又滑的球再不停地旋转起来并做着不规则的曲线运动,试问,对这样一个目标要想一击中的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吧!在太极拳中的曲就更有特别的意义,因为要想以柔克刚,就必须舍己从人,做柔和的曲线运动,在不断变化的曲线运动中,使对方的打击力消耗殆尽,从而为自己的反攻创造了前提。非曲无以化,非化无以打,非打无以直。“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唯曲方可通禅,禅者何?顿悟也。能悟到曲之妙用,拳中三味可得也。

第七节    伸与缩

缩是后撤,伸是前进。缩为合,伸为开。缩为逆,伸为顺。缩为吞,伸为吐。缩以聚蓄,伸而发作。缩要柔,伸要刚。缩不是瘪,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收敛凝聚,创造最佳攻敌之形势。缩不了,就没有伸的条件,所谓“拒敌于国门之外”,处处设防,等于处处不设防。列宁说“退一步,进两步”,毛泽东说“敌进我退,敌住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通俗形象的话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收缩是为了更好的伸展。蓄之既久,其发必速。然而需特别注意的是,缩不是逃跑,不能丢,不能离开对方的手,拳经云:擎开彼劲借彼力,引到身前劲始蓄。说的就是在缩的过程中不可丢,而要擎住对方的劲,不丢不顶地引到自己身前。这样的好处至少有两个:保持接触,因而能掌握对方信息;使对方认为是把我压迫得退缩的,而不是我主动后撤的,因而产生错觉。

第八节      打与化

打就是化,化就是打。出手之间,既是化,也是打,无不化之打,也无不打之化。不化之打必犯顶撞,不打之化则为盲目。化求不败,打求可胜。一而二,二而一,一、二之间并无间断,同时而发,方可奏效。向后引进落空是化,向前迎着对方的手打去也是化,用自己的身体迎着对方的出手顶去,使其力量憋住发不出来,还叫化。总之,使对方的手打不着我就是化,不可拘泥于形式也。俗语云,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太极拳虽讲后发制人,但决不是提倡被动等打。拳经云,彼不动,我不动;彼若动,我先动。后发而先至。强调了占先的意识。俗语说“先下手为强”,先动既不是盲动,也不是蠢动。盲动者,不得机得势而乱动;蠢动者,劲力直露,没有变化,自己的意图暴露无余。得机得势从何而来?从运动变化中,从引领对方中寻找出来的。若一味只知“后发制人”而不肯或不敢先动,岂不是太被动、太痴呆了?若是平时推手游戏还好说,若是真交手时,特别是以寡敌众时,就一定要以自己的虚实变换的动作去调动开对手,寻找出薄弱环节,各个击破。此时就一定要主动,要先动。

第九节        虚与实

实为基础,虚为变化。只实不虚,是傻把势;只虚不实,是假把势;虚虚实实才是好把势。虚实有三种,自己的虚实,对方的虚实,和敌我之间总合的虚实。自己的虚实首先要明了,自己的长处是实,自己的短处则为虚。要扬长避短,尽量以自己的实去攻击对方的虚,兵法云“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讲的都是虚实关系。虚实关系运用得好,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集中优势兵力以打击敌人,也许我的整体实力不如对方,但我能集中起我的全部力量,而对方的虚弱处只有50%或70%的力量,那么在局部就是我占优势了。

虚实把握得好,只能创造出好的攻击形势,而最后决定胜负的,还看实力。人平均都有百十斤开外,即使什么都不会,要想把他打出去,也要费些力气,何况还是练过功夫的?所以,说到底,实力决定一切,有时间多增长些自己的基本功,比什么都强,一味弄巧,不在实力上下功夫,肯定要吃亏的。只练拳不站桩,只推手不练拳,都是取巧,都只能得一时之利,真正遇到基本功好的,要拼实力的时候,就不行了。

第十节      动与静

静为本体,动为作用。静中有动,动中求静。以静制动,以静养动。只静不动,是为呆滞;只动不静,是为虚浮。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静如山岳,动如江河。兵法云:“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都是讲的动与静的关系。太极十三式中最后一式就是“定”,不动,以不变应万变。能不动则尽量不动,能小动则不大动。不动,少动,则我之元气不散,形式稳固,对方不易找到我之破绽。最忌多动,乱动,轻动,对方以逸待劳,已得先机。“养灵根而动心者,敌将也”,也就是说,动首先是动意念,是动脑,动心,是根基,是源。而肢体的动作只是枝节,是流。儒家提倡“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推式修养方法,其基础就是意和心。拳术亦然。站桩是静,练拳是动。在站桩中可以专心地体会从头到脚的规矩和感觉,站出一个“整”字来,虽然不动,但把动的基础打下了,没有这个静,动起来就会散乱无序。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