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23日
⁄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1638字
⁄ 阅读 5,947 views 次
原载武当09年第5期
武当拳法源远流长,代不乏人,离开我们将近10年的黄万祥先生就是其中的优秀传人。
黄万祥(1938.3-2000.1)江苏淮阴人,幼嗜武,少拜万良先生(孙禄堂先生在江苏省国术馆时的学生)为师,习练孙式太极、形意、八卦诸拳,后又 拜时佩文、钱树樵为师,中年后又拜在孙剑云先生门下,技艺日进,声名益彰。早在1957年与1958年分别获江苏省武术比赛的金银奖。1979年南宁全国 武术观摩大会,在开幕式上表演了孙式...
黄万祥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3日
⁄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1985字
⁄ 阅读 5,916 views 次
我是一位太极拳初学者,主要练习孙式太极拳。说实在的,在习拳之前,总认为这是那些老爷爷,老奶奶们的专属健身运动。也从没想到有一天,我一个年轻小伙子也会去习练太极拳。
后来机缘巧合,竟在孙式太极拳第三代掌门人孙永田老师领导的航天神龙汽车公司工作。从此,在孙老师的悉心教导之下开始习练太极拳,同时也转变了以前对太极拳的错误看法。随着练拳时间 的增长,对太极拳兴趣也是越来越浓厚了。
练拳以来,孙老师不仅给...
孙式太极拳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3日
⁄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6406字
⁄ 阅读 8,237 views 次
引文一:真实的武学——评《孙氏武学研究》
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武侠小说影视作品的大量泛滥,真实的武术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的武术曾经是什么样子?它500年来是如何发 展的?是如何从简单的打斗技术发展成系统完整的武学的?都涌现出哪些杰出的武术大家?最辉煌的顶峰在哪?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是谁?中华武学的最高成果是什 么?------。这些问题不仅关心武术的人士要知道,凡是热爱中华文化的人都应该...
孙氏武学研究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3日
⁄ 张西可先生文章
⁄ 共 1981字
⁄ 阅读 5,957 views 次
因时间关系,我可能分几次谈谈我对腿法练用的理解和体会。
我最早接触腿法练习,是安叔宝老师传授的高义盛八卦掌后天64掌中的“八腿”。像斜蹚、门撞等腿法,我至今仍认为是非常优秀的腿法。学习的时间是1997 年。但当时由于几乎没压过腿,胯、筋都拉不开,柔韧性也谈不上,所以,根本练不了。但八卦掌之腿法对我最大的思想启发是“暗腿”一说。为什么要练暗腿,这 个似乎无须解释,“暗”即隐蔽难防。而且,八卦掌的腿法是走着踢的...
张西可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3日
⁄ 张西可先生文章
⁄ 共 8030字
⁄ 阅读 6,783 views 次
拜访孙氏形意高手张西可老师—济南技击联盟
昨天上午正在工作,张老师打来电话,希望上午大家能见个面,我从老板那里请假,赶往山师!约等片刻,终于见到张老师,张老师并不像想象那样高大!1米6多的身高!也看不出高手的样子!我们到山师的一块小树荫下稍谈后交手,张老师身步极其灵活,拳如流星,迅如电闪,整体能力把握相当精妙!让我感到惊奇!虽然我和老师的身材差距很大,但真的感觉无可奈何!从乳山秦文清老师那里学习归...
孙式形意拳, 张西可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3日
⁄ 张西可先生文章
⁄ 共 1896字
⁄ 阅读 5,758 views 次
孙存周说:“练技击有 三个台阶,第一步是基本功,把基本功练通了,浑身都是拳。但到了这一步也还是个拳匠。还不能称师。第二步是知拍,与人对打,感应确切,应对自如,如是才出 得来节奏。一般人不易做到,到了这一步可以称师。第三步是拳与性合,遇敌制胜,尽情尽性,喜怒哀乐因拳而出,皆能制敌,则可称家。如今能至是者极少。最终 至木呐虚无,动静无兆,制敌于不觉中,如家严也。”
现在很多的传统练家子,基础功夫很好...
张西可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3日
⁄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831字
⁄ 阅读 6,071 views 次
孙昌瑞先生1928 年出生在河北乐亭,16岁参加革命,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8年解放唐山进城在市委工作,1951年被推荐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1954年毕业 后任唐山地区供销总社党委书记,1963年任唐山地区商业干校校长(行政十五级干部)。1968年蒙冤被下放回原籍务农,1978年落实政策后任唐山地区 供销总社党委书记,1982年唐山地市合并任唐山市供销总社党委书记至离休。
孙先生自幼酷爱武术,1950年在唐山市东矿区经王清海...
孙氏武学, 孙昌瑞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3日
⁄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10058字
⁄ 阅读 6,623 views 次
练拳心得笔记 第一集(上)
学生王志斌曾拜在我名下,余愧无所诲,兹把所学琐碎之词记下,供志斌体验。
孙昌瑞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学练太极拳心得笔记
太极拳来自一源,在长期流传中,演变出许多流派。当代流传较广的主要有五派:武式、孙式、杨式、吴式、陈式。各派都有其自成一派的特点,这就叫做特殊性。但毕竟都是太极拳,所以共性是主要的。各式太极拳尽管形式、风格各具特点,但有其共同的练拳要领:
(一)心静用...
孙氏武学, 孙昌瑞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3日
⁄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12199字
⁄ 阅读 5,409 views 次
附录黑砂掌握练法:
有人教我黑砂掌练法,彼时限于条件没有练,后来年老多前不见古人不愿再练、恐日后失传,录下供有志者参考。
用厚帆布制一个可装满八公斤铁砂口袋,把砂袋放在桌凳上。练时气沉丹田、心不外驰、两足站成弓步、右手掌举到与额同高时,掌顺自然下垂力落到砂袋上,不用 僵力,意想掌是一块沉重的铁块,自天上附下来砸在砂袋上,在掌落在砂袋的同时,意想把砂袋下面的桌凳震裂、上身保持不动,只用手腕和胳膊的...
孙氏武学, 孙昌瑞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3日
⁄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8541字
⁄ 阅读 5,324 views 次
内家拳十八字诀
(1)残字。见敌如同火烧身,心要狠、眼要毒,勿要毒,勿怯勿怕,但不能紧张周身僵硬,要浑身放松,眼观六路,耳观六路,耳听八方,尤其要注意不得机不得势见虚勿发。
(2)推字。推者探也,出身疾速紧粘住敌人,探明劲咱方向,粘实方吐。
(3)援字。援者救也,两手两足互为救援,不能单打独斗,要两个打一个。
(4)夺字。夺地盘,敌人两腿站的地盘和二人对立距离的空间,心想是我的地盘,把他打出去夺回来。
...
孙氏武学, 孙昌瑞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