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3日
⁄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172字
⁄ 阅读 7,268 views 次
有网友问:孙禄堂老先生云“拳术一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 无元妙也。”中和二字,非常抽象,不易理解。请雷老师举例详解。
“中和”其实就是阴阳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描述方法。
《中庸》: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
本,是对自己而言,是立身;道,是对外事外物而言,是谋事。简而言之,中是体,和是用。
中,就是恰到好处,无过与不及,不偏执一端。
中,是知己的功夫,调整自己,掌控自己,是...
雷世泰阅读全文
2013年12月18日
⁄ 牛胜先先生文章
⁄ 共 2653字
⁄ 阅读 6,052 views 次
练好太极拳,把周身之劲练成一家,把桩功和腰腿练的合乎要求,然后再学太极推手。
练好太极拳的标准是:头顶、肩沉、肘坠、腕坐、指展、胸含、腹实、腰松、臀敛、肛提、裆圆、周身之劲,一松到脚。这才算基本达到标准,相反,仰脸、端肩、肘掀、腕软、五指无形,挺胸、提肚、撅臀、松肛、两腿过曲,永远也练不好太极拳,更谈不上推手。
练好太极推手首先是要练好桩功;二是手上身上要有反应;三是模要模的准;四要...
孙式太极拳, 牛胜先阅读全文
2013年12月07日
⁄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13040字
⁄ 阅读 9,623 views 次
前 言
2013年6月,孙剑云宗师入室弟子、邯郸孙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王武泉先生,筹划组织编辑出版《太极宗师孙剑云逝世十周年纪念文集》,以深切缅怀孙剑云先师逝世十周年。孙剑云先生系出身名门而淡泊名利。先生一生高风亮节、大家风范,且德艺精深、胸襟博大。先生历经坎坷却傲骨从容,生活中也不失风趣幽默,先生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倾其一生心血致力于孙氏武学的推广,传播技艺遍及世界各地。
在纪念文...
孙剑云阅读全文
2013年12月05日
⁄ 孙禄堂祖师文章
⁄ 共 233字
⁄ 阅读 27,840 views 次
孙禄堂年轻时候三体式照片, 此时尚未改立掌,但是重心在后腿
孙禄堂为普通国民班演示的三体式
因民众直接上重心在后腿三体式强度太大所以演示了一张重心五五分的三体式照片
孙禄堂低位极限三体式照片
能站成这样 重心从上到下保持一直线,并且能站的外三合内三合空灵状态达到一小时以上不换腿 把后腿站空了,活着人里基本没有了.注意仔细看孙老的身体重心不仅重心在后腿 而且他的重心已经远远后于脚后跟。
三体式的核心关键不...
孙禄堂阅读全文
2013年12月04日
⁄ 寿关顺先生文章
⁄ 共 890字
⁄ 阅读 8,176 views 次
寿关顺老师少年习武,从1961年就开始学习少林拳。两年后从名师研习骨伤科,次年接触了形意拳。1965年对寿老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正是在那年,他机缘巧合接触孙氏太极,随孙禄堂嫡传弟子支燮堂先生学习孙禄堂的形意、八卦、太极“三拳合一”之道,深得孙式功夫之奥秘,从此成为一代大师。
“名师之路”
“1968年,我离开老师应征入伍。在三年的当兵过程中,老师与我一直保持通信。老师在信中对我详细介绍了孙禄堂武学,让...
寿关顺阅读全文
2013年12月03日
⁄ 牛胜先先生文章
⁄ 共 1890字
⁄ 阅读 6,154 views 次
初学太极拳不少人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处入手,我个人的体会是应该先克服五大病,哪五大病?一,拙力;二,挺胸;三,提肚;四,撅臀;五,憋气五大病。如能克服这五大病,就能较快的入门,怎么才能克服这五大病,我一一谈谈给大家参考。
一,拙力。什么是拙力,拙力就是僵力。什么是僵力?僵力就是周身板硬,四肢硬邦邦。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周身放松,四肢松软,从出手毫不用力开始,从迈步轻慢开始,待姿式动作...
牛胜先阅读全文
2013年11月11日
⁄ 孙禄堂祖师文章
⁄ 共 20452字
⁄ 阅读 22,780 views 次
影印版电子书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03Jom
自序
乾坤肇造,元气流行,动静分合,遂生万物,最为后天而有象。先天元气,赋予后天形质,后天形质,包含先天元气,故人为先后天合一之形体也。人自有知识情欲,阴阳参差,先天元气渐消,后天之气渐长。阳衰阴盛,又为六气所侵(六气者,即风、寒、署、湿、燥、火也),七情所感。故身躯日弱,而百病迭生;〕古人忧之,于是尝药以祛其病,静坐以养其心,而又惧动静之不...
孙禄堂, 孙式太极拳阅读全文
2013年11月10日
⁄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4854字
⁄ 阅读 9,839 views 次
本人习练孙氏武学有几年了,谈谈自己看法:
初学者不适合极限的三体式,刚开始姿势摆正就可以了,慢慢的沉肩坠肘,松垮。扭脚跟,顶膝先不要考虑,半年后肩慢慢松下,普通人的跨至少要1年后才可松下,跨松下后再谷道上提,鸡腿要绷紧,此时,什么都不要考虑,松垮,将重心移到临界点,似倒非倒,顶头,手往前伸,裹肘,抽肩,二指挑眉,顶膝,抽跨,塌腰,重心落到脚后跟。坚持5-10分钟即可。
3年后身体如金刚铁骨,四根八柱基...
阅读全文
2013年11月08日
⁄ 孙禄堂祖师文章
⁄ 共 1359字
⁄ 阅读 20,222 views 次
拳术之荦荦大者,约分三派,一少林,二武当,三峨眉。其余门类繁多,大半不出此范围。少林始于达摩之易筋、洗髓两经。至有宋岳武穆,始有形意拳之名,即易筋之作用也,谓之形意。形即形式,意即心意,由心所发,而以手足形容也。其拳有五纲十二目。五纲者,金、木、水、火、土,五行也。而拳中有劈、崩、钻、炮、横之五拳。十二目者,即十二形也,有龙、虎、猴、马、鼍、鸡、鹞、燕、蛇、鸽、鹰、熊是也。其取此十二形者,即取...
孙禄堂, 太极拳, 形意拳, 八卦拳阅读全文
2013年11月07日
⁄ 孙剑云先生文章
⁄ 共 1011字
⁄ 阅读 14,183 views 次
记得我在幼年开始学拳时,先父禄堂公经常教导我,他说,练武术首先必须讲究武德。武德分两方面,一是口德,二是手德。
所谓口德,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不可说某人没有功夫,某人练的不好,更不可妄议他人之短,因为各人的功夫皆有他一定的长处,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你怎么知道别人的功夫不好呢。
记得先父教学生时,对第一次来学拳的学生,首先一句就是:你学拳如为锻炼身体以求健康,我教你绰绰有...
孙剑云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