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孙禄堂祖师文章 > 正文

孙禄堂先生五大武学贡献(1)—童旭东

2012年02月08日 孙禄堂祖师文章 ⁄ 共 4989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3,596 views 次

孙禄堂先生五大武学贡献

在《发现》杂志社的一位朋友处,得到童旭东先生在首届全国科学家论坛大会上的交流论文,也是入选这次大会的唯一的武学论文。该文质量极高,50年来在武学文论上,无出其右者。因之转贴。

孙禄堂先生五大武学贡献

引言

孙禄堂先生(1860一1933年)是武术文化的集大成者,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武术家。孙禄堂先生在武术领域里的贡献和地位无人可及。研究孙先生的武学贡献,对21世纪如何继承、发展武术文化将具有极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孙先生对武术文化的贡献是整体性、全方位、划时代的。他既是一位武术文化的开拓者,又是使武术成为中国传统哲学可实证的体验体系的创立人,更是一位体现着武术最高境界的实践家。笔者虽然学习研究孙氏武学己二十余年,但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愈发感到孙氏武学真可谓是仰之弥高,俯之弥深,钻之弥坚。非笔者的学识力所能及。作为抛砖引玉,本文试图粗略地概述孙禄堂先生在武学方面的五大贡献,并梳理出他的生平大事记恳望同道教之、正之、补之,以共同继承、弘扬这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孙禄堂先生对武学的五大贡献是:

1、 创立了拳与道合的武学思想体系。
2、 创建了以中和为原则的武学基本理论。
3、 建立了以完备内劲为核心的武学技术体系。
4、 倡导文武并修的教育体系。
5、 开启武学文化的传播普及之门。

下面共分五章分别予以叙述。

第一章 创立拳与道合的武学思想体系

  孙禄堂先生根据自身的体悟和实践,通过对技击能力本质的揭示,创立了拳与道合的武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的诞生,使人们对武术的研修和认识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武术的本质、目的、方法、功能和文化地位的认识。在孙先生拳与道合的武学思想指导下所构筑的孙氏武学体系,使武术得以从一种技能升华为一门具有独到功能的文化结构和学科,并使孙氏武学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一个可实证的体验体系,从而也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结构。

  孙先生拳与道合的武学思想包括如下五个组成部分:

  (一)拳与道合确定了内劲是武术修为的核心,使武术具有完善人之身心的功能和目的。

  通过拳术的修为使人与道相合,这就意味着此时人的身心机能符合道体,达至完善的境地。因此,通过修为拳术追求拳与道合,这本身就是一个完善自我身心的实践过程。那么,如何使拳合于道呢?孙先生揭示出修为内劲是使拳术合于天道的不二法门。于是完善自我身心的过程就需要通过内劲修为的进阶过程来实现,孙禄堂先生根据自身的武学实践,揭示出内劲作为人体身心的适应机制,是“道”性在拳术中的体现,提出内劲是武术修为的核心。规范修为武术的正确方法是,通过修为内劲来提高人体身心的适应能力,从而达到完善人之身心,使人合于道这一最终目的。孙禄堂先生通过对内劲的本质的揭示,最先提出武术可以通过修为内劲而成为完善自我身心的一种方法,并创立了相应的先后天相合的修习理论,以及合于道家修为的技击技术体系。

  在孙先生之前,武术经过数千年的演变,虽然在技能和风格上已有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和发展,但无论是在张三丰、余大猷、戚继光等人的论述中,还是在《苌氏武技》和诸多太极拳论中,都把武术仅作为一种健身或技击的技能来研究,从未有人深入研究如何使武术成为一种完善自我身心的方法。因此在孙先生之前,武术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是作为一种技击和健身的技能在流传、繁衍。孙先生通过体悟自身的武学经验,提出拳与道合的武学思想,认为武术可以成为一门完善自我身心的学问。并根据《易》之原理参以儒释道之学,创立了以修为内劲为核心的孙氏武学理论及技术体系,从而使武术上升为一种以提高技击能力为表征、以完善身心的适应能力为目的的文化体系。这是孙先生对武学的研究与发展所做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贡献。

  (二)拳与道合规范了武术修为的最高境界,开示其进阶之梯。

  孙先生认为拳术最高境界在于合道。合道者,不在于战胜他人 ,而在于自身适应机能完备,使他人莫能胜之。所谓不求胜于人,神行机圆人亦莫能胜之。而拳术的造诣一旦合于道体,说明此时人的身心机能已具有完善的适应机制,即具有了适应一切外来作用而立于不败境地的能力。此时拳术的造诣便达至无可无不可的武学最高境界。如孙禄堂先生自身的武学实践,便是这一武学最高境界的生动写照。

  孙先生提出武术修为方法有道艺和武艺之分的概念。 所谓武艺,是指以搏杀取胜为唯一目的的技击修为及技能。这是对军旅武艺——战场搏杀术的直承和发展。孙禄堂先生通过对各派武艺的研究和自身的技击实践,揭示出技击能力的本质是人体身心的适应机制。认为提高技击能力最根本、最合理的方法是通过修为内劲来完善人体身心适应能力。他进而揭示出内劲是“道”性在拳中的体现,是通过对“中和”的追求来实现的。因此要想 把“打”的能力提高到极境,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从“打”之外去悟。于是,拳需要合于道;而拳一旦合于道,则又使人通入到一个慧与悟的全新境界。于是,通过拳,天人合一。天道即拳道,拳道即天道,由此提出道艺的概念.。

  所谓道艺,是指以内劲的修为为基础,以实战切磋为检验手段,以完善身心机制的适应能力为最终目的的修为方法。这是把技击修为作为完善身心适应机能的一种方法,把技击实践作为检验这一适应能力的完善程度的一种手段,使拳艺合于道性。因此,这是达至最高境界的不二法门。

  显然,道艺是武艺的升华。它既是使武艺达至极境的方法,又是通过武艺来悟道的途径。这就是由孙先生所实践并集之大成的孙氏技击体系。

  道艺概念的提出,一方面使武术的概念超越搏杀的范畴,而成为一种完善人之机能及身心气质、使人获取大慧的方法体系,从而开拓并升华了武术的功能,使“武”从 “术”成为“学”,另一方面也揭示出达至武学最高境界的正确的修为原则和修为方法。

  (三)拳与道合的准则是中和

  何谓中和?孙先生说:“在拳中,起钻落翻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又说:“中也者,大本也。和也者,达道也。”“中”指内劲处于静中之动,即虽然内劲未与外界发生作用,但能和而不流,无处不在。“和”指内劲处于动中之静,即虽然内劲与外界已发生作用,但仍然能自然运作,与未发生作用时的自然状态无异。同时,又能作用得恰到好处,产生最合理、最有效的作用效果,使人具有打若未打、不打而打、自然而然的技击能力,于是使人的技击能力合于道性。所以中和是拳与道合的准则。中和为用是合道之用,是用的最高境界。

  孙先生提出中和为用、和之中智勇生焉的思想,揭示出正确的武术修为是使人获得中和为用的能力,进而使人们获得体万物而不遗的修为效果。他精辟地指出:“拳术之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无元妙也。”中和,既是拳术修为的关窍,又是拳术运用的原则。作为拳术修为的关窍,它是内劲的产生与运作的法门;作为拳术运用的原则,它体现着 “打若未打,不打而打”这一理想的技击能力的内在机制。而作为中和水平的反映则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内外合一、动静合一、拳道合一等进阶次第逐渐完善和体现的。故拳术有明劲、暗劲、化劲这一客观存在的进阶过程。由此也就构成了武术进阶理论的核心,确定了武术修为层次的判定标准。换言之,中和之体是内劲的形成机制,中和之用则是内劲的作用机制。而内劲形成与运作的完善程度标志着武术修为的层次。这是孙先生武学思想对武术文化的独到贡献。

  因此,对于一个武术修为体系的合理与否与价值判断,其最高也是最根本的标准就是中和。一个武术修为体系是否能够升华人的精神气质,能否拳合于道?是否合理?关键就在于这个体系是否符合中和的体用标准。对于拳学修为这一内在机制(中和)的揭示和对拳学价值标准(中和)的确立。也构成了武术文化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之间的互补关系:一方面,武术的研究可以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找到哲学基础;另一方面,武术的实践又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一种体验和检验,进而对中国的传统哲学又具有补充和完善作用。

  孙禄堂先生认为,拳要与心性相合。在通过拳术的修习使人逐渐获得具有中和为用的技击能力的同时,也将使人的心性气质逐渐产生变化,从而走向中和。而中和的精神气质,则会使人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产生升华。于是,中和为用这种能力就不仅限于技击范畴内,而且可以扩充到其所涉及的所有领域中。于是,通过修为武术,可以修身。并使人获得体万物而不遗的效用。由此,孙先生将武术发展升华为一门人生修养的艺术。

  (四)拳与道合升华了武术的功能,使其拓广为一种教育体系。

  孙先生提出拳与道合的武学思想,揭示出“形而下”的拳能够通向 “形而上”的道,使武术由练打为打发展为练打为知。于是升华了武术的功能,是武术成为一种教育手段。

  孙先生进而提出文武并修的思想,倡导建立文武并修、知悟互济的完备的教育体系,强调通过挖掘武术的认知与教化功能,是武术成为一种使人们的精神、心智、身体共同受益,并与文字教育互相启发、互补相承的教育体系。

  孙先生认为,内劲的修为过程本身就具有建构武术教化功能的作用。通过修为内劲,能改善人的精神气质和适应能力:精神气质和适应能力的改善,必然使人的认知能力发生变化,可见内劲的修为是武术得以产生教化功能的主要基础。因此,孙先生认为武术的应用不仅仅是在技击领域,而应扩展展到教育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孙先生武学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内劲尚未形成前,武术要产生教化作用则需文武并修,通过文化的“知”与武化的“悟”相互启发,才能在修武中逐渐获得教化。

  孙先生认为武术的教化功能是有其自身的特点、效用和进阶层次的。

  武术教化功能的特点,一是通过体悟的方式,即通过身心机能的改善而产生对心智的影响;二是教化的结果主要体现在心性的改善而不是知识的增加,即改善的是人的心性及相应的行为方式,而不会对知识积累产生多大的影响。因此,一方面,要通过修武形成一种完备的教育体系,就必须借助于文字的功能,使这种自身体悟的经验能够确切地表达与传播出来,进而与其他的文化形态建立有机的联系;另一方面,文字教育是以消化别人的知识与经验为主体,要想提高文字教育的效率,就必须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使之具有内在的体验依据。于是就需要通过修武来改善心性,提高认知能力。所以,只有文武兼修、知悟互济,教育方法才能完备。

  武术教化功能的效用,是改善人的精神气质和认知潜质,建立丰富的内心体验结构。这是传统的文字教育难以涉及到的深度,因此,武术教化功能的效用是文字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故在教育体系中引入武术的研修对于完备教育体系是必要的。

  武术教化功能的层次,是以内劲进阶的层次为基础的。随着内劲修为的不断深入,体悟的效果也就愈加强化。武术要想发挥其教化功能,就不能脱离对内劲的研修与追求。可见孙先生提出的文武并修的教育思想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社会、文化意义。

  (五) 拳与道合使武术成为一门与传统文化互补相承的文化体系

  孙先生认为武学可以成为《易》学的一种表达方式,并创孙氏武学体系以证之。于是,作为《易》的一种体现方式的孙氏武学,可与儒释道等传统文化互补相承且具有同等的文化价值。

  孙禄堂先生认为,武术若要成为一门能够反映事物的生成、存在与变化的根本规律的学问,就必须以《易》学的理论为指导,在技击实践的基础上改造、重构其技术体系。孙先生在不到二十岁时就开始研究将《易》之奥蕴一一形之于拳术的问题。以后又经数十年研究,终于完成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

  孙先生的《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三部著作所形成的孙氏武学体系就是这一成果的完整表达。孙先生以自身的武学实践为依据,以《易》学为理论参照,揭示出内劲的形成、作用及进阶的基本规律,发现内劲的生成、作用与变化完全符合《易》理,于是据此创立了孙氏武学体系(孙氏形意拳、孙氏八卦拳、孙氏太极拳),使拳术体现着《易》之奥蕴,拳合于道。孙先生认为,拳术一旦与天道相合,武与文则源于一理,不分“贵贱”而具有同等的文化价值。传统文化中“形而上”的儒、释、道之学以及“形而下”的书、画、曲、杂等艺,其理皆与拳理有相通之处,故拳术能体万物而不遗。由于武术是一种通过实践而体悟的学问,故可以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体验儒释道等学之理,进而为中国传统哲学提供丰富的经验依据。因此,中国的传统哲学体系只有将以实践为特征的武学纳入,才能形成一个体用完备的文化体系。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