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更多作者文章 > 正文

孙禄堂先生和李景林先生上海收徒记——吴志泉

2012年02月13日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1414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6,322 views 次

 前排从右至左依次为:李星阶先生、孙禄堂先生、李景林先生、郑佐平先生,前排左起第一人为苏景由先生,摄于1929年冬

注:本文摘自杨奎山先生之弟子、江苏常州吴志泉先生所撰刊登在武当杂志2005年第4、5、6、7期《八千里路云和月》——李景林、杨奎山师徒传奇一文
1926年下半年,李景林带领李书泰、杨奎山、郭宪山、林志远、黄敬义等一行六人,从天津乘海轮南下上海。上海的十六铺码头,有以曹幼珊为首的一百多人欢迎队伍,举着横幅欢迎标语,每人手中拿着欢迎小旗,一路上喊着欢迎口号,敲锣打鼓放鞭炮,所经之处,不少人知道情况后都自动加入欢迎行列。队伍越来越长,浩浩荡荡竟有五六百人。对一位武术家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盛况。
一行六人先在曹幼珊家中,也就是延安东路“大世界”后面的宰牛公司附近。这曹幼珊是苏浙沪地区的青帮大首领,势力及能量很大,黄金荣、杜月笙都是他的“通”字辈学生。〔李、曹二人素不相识,曹为何如此盛情?笔者认为:青帮的特点之一就是善于结交各种势力的台上或下野的上层人物。当时奉军正势力大,包括上海,少帅张学良在上海,曹幼珊肯定要拜会结交。李景林是奉军第一方面军司令,属上将级重要人物,平时与张学良关系很好,现在又突然向全国通电下野,又成了当时的新闻人物。李景林要在全国大力提倡发展国术的愿望,是曹幼珊主动向张学良表示愿意帮助的。〕
上海闸北区开封路有一座“更新舞台”,是上海当时最大的戏院,能容坐四千人。老板王永山也是青帮通字辈的人物,他欢迎李景林特别积极,带着儿子王禧林及表甥郝家俊二人到十六铺码头欢迎后,又带着二人第一个到曹幼珊家,命二人向珊爷及李景林叩头,曹立即向李建议收他们二人为徒。李当然要给曹面子,就说:“这是我们有缘,算是我到上海收的第一批徒弟吧。”曹又趁热打铁说:“家中有香堂,可行拜师大礼。” 李书泰立即提出异议,要另择良日。大家都明白,在青帮香堂行拜师礼仪是不妥当的,都说另择吉日。
李景林到上海后,立即邀请志同道合的孙禄堂来沪共商提倡国术事宜。于是,大家住到法租界爱多亚路的梵皇宫饭店(这是黄金荣开的饭店,后曾改成“大千世界”)。李、孙二人住在二楼,李书泰、杨奎山、郭宪三、林志远、黄敬义、郝家俊、王禧林等七人带枪轮流值班。杨澄甫到上海,住在李景林的右边房间,后到“浙江国术馆”任教务长。
1926年底,李景林、孙禄堂二人在上海一同收徒。孙的年龄比李大,李请孙挑选地址。孙虽是北方人,但喜吃辣,就在“大世界”对面西藏南路一家川菜馆“独一处”临时设个香案,烧着大香,每人手中拿着龙凤大红帖,内装家庭三代的个人简历和一张五十大洋的支票。这次王禧林将弟弟王禧奎也带去一同拜师。先有孙禄堂进行收徒的拜师大礼,李景林作贵宾列席,仪式由大徒弟李玉琳主持。而后由李景林进行收徒的拜师大礼,孙禄堂作贵宾列席,仪式由李书泰主持。这次拜师大礼有一个特别情节,就是孙禄堂坚决不收郝家俊的拜帖,使郝家俊非常尴尬,礼仪无法进行。只有李景林知道个中原因,因为孙禄堂与郝家俊的父亲郝海鹏(恩光)有特别情谊,当然不能收侄辈家俊的拜帖与礼金。于是,李景林建议“拜帖免交仍参加拜师大礼”。这次二人共同收的徒弟有:孙存周、李玉琳、高振东、胡凤山、李书泰、杨奎山、郭宪山、林志远、黄敬义、郝家俊、王禧林、王禧奎、萧格清、郑怀贤、孙振岱、章东、支燮堂等二三十人。因事过近八十年,记载不全,肯定有遗漏,仅供参考。还有不少弟子不是本次的,而是以后二人分别收的徒弟。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