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BLOG

三层功夫(四)郝为真先生论三重境界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146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588 views 次
郝为桢先生有关于练习太极拳的三重境界的论述: “练太极拳有三层之意思。初层练习,身体如在水中,两足踏地,周身与手足动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层练习,身体手足动作如在水中,而两足已浮起不着地,如长泅者浮游其间皆自如也。第三层练习,身体愈轻灵,两足如在水面上行,到此时之景况,心中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心中不敢有一毫放肆之意,神气稍为一散乱,即恐身体沉下也。” 初层境界。有过游泳经验的人都知道,人在...
阅读全文

三层功夫(三)化劲——雷世泰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705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345 views 次
第三步,开合一体,练化劲。何谓“化”?毛泽东曾用一句话形容: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浑然一体,宛如天成。开就是合,合也是开。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山也是水,水也是山,外形的意义已经淡化。用佛家的话说,就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用拳经的话说就是“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拳打三节不见形,若见形影不为能”。 关于这一层的体会,笔者也仍在探求与砥砺之中。故不敢多做妄言,以免谬种...
阅读全文

三层功夫(二)暗劲——雷世泰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162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143 views 次
暗劲就是逆劲,是顺劲练到一定程度后逐渐产生而又通过锻炼逐渐增长的与前者相反的力量,它不是凭空而生的,也不是我想练就可以练的,而必须是在练了明劲的基础上才能练的。 实际上,当你的明劲逐渐增长的同时,你的身体内部就已经在同步地积累着与之抗衡的力量,比如,手掌用力向前劈出,若无对抗的力量去约束,它会借着惯性一直动到下面,而现在我们让它停在预定的地方,就要靠逆劲去拉住。实际上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多种合力的...
阅读全文

三层功夫(一)明劲——雷世泰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035字 评论 1 条 ⁄ 阅读 5,204 views 次
练形意拳要三层功夫:明劲、暗劲、化劲。练八卦拳也是三层:定步、活步、变掌。练太极拳仍是三层境界,不同的人有不同说法,其理则一也。 郝为桢先生认为有三层功夫:初者如全身都在水中,处处有阻力;中者两足已出水,而身体仍有阻力;最后全身如在水面上,运动自如。 孙禄堂先生总结为“顺逆和化”,顺者,开也;逆者,合也;和者,顺中有逆,逆中有顺也;化者,无顺无逆,浑然一体也。 无论哪种说法,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阅读全文

话说“五不教”——雷世泰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594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086 views 次
从前武术界有“五不教”之说: 心术不正者不教; 好勇斗狠者不教; 脾气暴躁者不教; 资质驽钝者不教; 体质太弱者不教。 这不是保守,也不是歧视。孔夫子说“有教无类”,意思是什么人都教,那是指读书。而武术是特殊行业,先辈们也是在多年的经验和教训里,总结出来这些禁忌的。 一,心术不正者不教。 教拳先教人,练拳先练人,人心不正,武功越高,危害越大。老辈师傅们都信奉“误传匪类,要遭报应”的理念,其实不是迷信,而是社...
阅读全文

太极拳为什么要慢(5)慢是考验——雷世泰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968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175 views 次
许多人因为种种误解,虽然也承认太极拳好,但让自己选择时还是不选太极拳,而要选择形意拳或八卦拳,认为那才带劲,才是真正练武的拳。 而我的主张则是,凡从头开始(以前没练过任何拳)学孙式拳的一定要从孙式太极拳入手,不可或缺。即使是带艺来学者,我也多劝说其从太极拳开始。理由很简单,孙式太极拳是孙老先生集一生所学之大成而创,综合了孙式形意拳、八卦拳以及其它多种拳术的精华,内涵非常丰富,所有规矩要领、手型脚...
阅读全文

太极拳为什么要慢(4)打出内涵——雷世泰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1079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146 views 次
用太极舞、太极操来丑化太极拳是常见的事,这又是误区。 舞和操也不是吃素的,除了不能打架用,难度绝不亚于打拳。舞有舞的要求,操有操的标准,干什么就得像什么。舞和操是表演的艺术,就要线条舒展流畅,动作优美大方,并不要求实用。 而拳是用来打斗的,光外表动作好看没用,要有内在的东西,这就是内劲。如果拳也打成高、难、美,去追求视觉效果,那反而才是舞和操。可惜,我们的官方竞技武术和一些满世界去表演的武术团都...
阅读全文

太极拳为什么要慢(3)慢里出快—雷世泰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862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3,589 views 次
练要慢,打要快,最后解决问题还得快,似乎慢比快要容易,也似乎快比慢要高级。 这又是个误区。 没有慢就没有快。八卦掌给人的印象就是快,打起来、用起来都是快的,殊不知开始练基本功时却是要求尽可能的慢,无论是走圈还是走直趟(某些派别是走直趟的),都是落地生根,行如推磨,要走出力量来。八卦打到后来是要快,势如奔马,孙老先生可以用下盘(蹲着)飞跑,但这都是从一步一步的拔慢步走出来的。 成都武侯祠有对联:能攻...
阅读全文

太极拳为什么要慢(2)慢练快用——雷世泰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458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3,504 views 次
太极拳的慢,对健身有好处,这容易理解。在技击中,也这么慢吗?这么慢也能技击吗?当然不是。理由有三: 其一,慢练是必须的。有人说,那我一上来就从快开始训练,行吗?不行。只练快不练慢,你的快是没有根的,是飘浮的,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慢练是为了体验松柔,体验球劲整劲,体验体用合一,快了容易囫囵吞枣,似是而非。说句不太招人喜欢的话,慢练还找不到拳里的劲呢,还要快?没有慢,就没有资格谈快。 其二,慢练快...
阅读全文

太极拳为什么要慢(1)太极与站桩——雷世泰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591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342 views 次
太极拳之所以被看成病号拳、老人拳、最多不过是健身拳,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的慢(另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它的柔)。按照人们的常识,拳是用来打的,要打就得快,慢了就挨打。手快打手慢,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太极拳练起来这样的慢,能有什么用呢?就算你很有功夫,脚下有根,身上有劲,手上有招,但你的动作那么慢,连别人的身都挨不到,有功夫也没用。由此而推理:慢腾腾的太极拳,无用。 这是个误解。因为太极拳是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