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童旭东先生文章 > 正文

大隐与极还虚——童旭东

2012年02月17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803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4,508 views 次

俗云:“大隐隐于朝”,是从心境超逸的抗干扰能力的角度来讲的,杨世垣师伯讲,有一年春节,民国总统徐世昌赠送给孙禄堂先生的字幅上写的就是“大隐”两个字,意指孙禄堂先生是大隐之人。

孙禄堂先生讲的“极还虚”正是大隐之道:凡事无不极尽至善至美,而心态永远归于零,还于虚,从容中道,变动不居。金一明先生讲:“孙禄堂老师常说‘饭可以一日不吃,拳不可以一日不练。’孙禄堂老师的武艺已经是人们望不到的高了,仍然如此地下功夫,已为习惯,所以,即使在晚年,孙禄堂老师的功夫仍在一日千里地变化,达到神乎其神的境地。但是孙老师仍是谦逊如无所能者。为后世千秋金鉴。”(见金一明先生给孙剑云老师的信)斯言诚是。所以孙门前辈中的造诣深厚者大多受益于这个传统,孙存周先生、裘德元先生、齐公博先生等无不如是。

“大隐隐于朝”并不一定非得在朝当官,而是指一种心态,就是行入世之功而守出世之心,故能从容中道,不为利欲所惑。是对“极还虚之道”的又一种践行。象孙存周先生那么大的功夫,可以说技击披靡武林,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其武名已在杨澄甫、吴鉴泉、陈发科、杜心五等先生之上。但孙存周先生总是竖起小手指头对人说:“在武术界我就是这个。”正是因为始终保持这种心态,孙存周先生在晚年时功夫也是不断提高。张烈师兄曾对我说:“孙存周的功夫好象每天都在变,他善于创新,他打拳时做出来很多动作绝对超出想象。我当时想,这老头儿什么时候又有这一手。”支一峰师兄讲:“存周师伯发动内功时,无论动静只要有这意思,身体就如有高压电,你还没有挨到他,就已经感觉到有一种可怕的威力。62年他来上海时,我亲身体验过。”

极还虚之道是对后人对老子无为之旨误读误解的修正和扬弃,有中存无,才能发挥无的功效。如果只是无为,最多是有体无用,并不能发挥出无的功效。这是孙禄堂先生的哲学贡献,意义极大。

超绝的功夫立于两者:功夫和心法,不仅要下大功夫,还要不把自己所下的功夫当回事,所谓极还虚。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