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童旭东先生文章 > 正文

规则决定技术,价值相对强度——童旭东

2012年02月17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1047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3,603 views 次

常常听到人们抱怨,说现在的擂台比赛,看不到传统武术的技术特点。我认为这是必然的,因为传统武术所针对的格斗环境与当代擂台比赛的竞技环境差异极大,一个是无限制的格斗,一个是有规则的竞技,呈现出来的技术特点必然不同。就以中央5台的武林大会为例,由于规则限定不准打击头部,不准反关节,掉下台子为丢3分,再加上要穿上护身,必然造成有效的技术就是摔跤、踢击和顶牛。因此要想取得好成绩重点就是练习摔、踢和推。因此,在这种规则下产生的技术特点就是摔、踢、推。因为其它的技术都不能用。所以,作为擂台比赛,对技术特点与技术风格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规则,而不是门派。如果把摆pose除外,就技术动作本身而言,其实几乎不存在不同门派的技术特点,门派的技术特点早被规则特点所取代。如果有什么差异,也只是个体差异。

在武林大会上,所谓门派只是作为此项赛事抄作的嘬头而已。

武林大会如此,其他的搏击比赛也是一样,所以竞技比赛是规则决定技术。

那么作为擂台之外的民间武术交流,则又是一翻景象,当代民间武术交流进行无规则散打的非常罕见,因为一怕出事(伤残事故),二怕官司。所以多是以有限散手、搭手为主,尤以推手最普遍,对抗强度普遍不高。在这种对抗强度下,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技术,在强对抗环境下,往往未必有效。所以,技术价值是相对于对抗强度的。比如前面讲的体能,在有限散手、推手等非强对抗环境下,其价值不大。但是在无限制的生死搏杀中,体能的价值则甚大。还有打要害技术也是如此。所以,弱对抗的技能与强对抗的技能虽然有交叉,但更多的是不同。擂台竞技技术与传统武术技术也是如此。

因此练传统武术的人在当代擂台上的成绩不好,并不是传统武术的技能落后,而是传统武术的技能不是为当代各种擂台搏击规则而设置的。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就是不懂,或不愿意懂。

再举个例子,比如太极拳推手,其目的是使对手失去平衡,可是作为野战,很多胜负手正是利用失衡的情况来完成的。张烈师兄曾讲过一个他自己的例子,有一次,张烈师兄在某公园与练太极拳的某人发生冲突,张烈师兄一拳打过去,被那人一捋,随即失去平衡,张烈师兄就在失衡的这个瞬间,甩头撞向那人脸部,在反力的作用下,张烈师兄站住了,那人倒在地上,弄个满脸花。原安徽省武协副主席余永年先生也曾告诉我:当年马承智先生说,如果我倒下,那就是赢了。同样,当代的格雷西柔术正是以倒地为战斗的开始。所以,太极拳的技术与实战技击的技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当年孙存周先生说:“他们那些太极拳根本就不配谈技击。”这话听上去刺耳,但却是事实。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