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戴建英先生文章 > 正文

感悟“孙式太极拳”推手(1-3) ——戴建英

2013年05月14日 戴建英先生文章 ⁄ 共 1384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5,774 views 次

中国保定孙禄堂武术院 戴建英

 

右1为中国保定孙禄堂武术院院长   戴建英

太极推手这一武术项目,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不包括传说),始见于明末清初陈王廷的墨迹,后来经过王宗岳、陈长兴、杨露禅、武禹襄、李亦畲、郝为真、孙禄堂等几代太极宗师的完善和发展,于是形成了今天这样各具不同太极拳门派特色的百花争艳的壮阔局面。

太极推手是我们的国粹,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化和体育事业创造的珍贵遗产。

太极推手是一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运动,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最好形式。

太极推手是一项传统的、文明的、高雅的武术技击形式,是衡量与检验习武者,特别是习练太极拳者,知劲、懂劲与技术运用的一种方法。

太极推手是武中之文,它绝不是一项单纯的武术形式,它蕴藏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

太极推手对优化人们的性格和提高人的心理、生理素质,以及防身、健身有很高的价值,是我国武术瑰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本人不揣冒昧,现将孙老师的教导和自己体会,对孙式太极拳推手(以下简称太极推手或推手)介绍如下:

一、何为太极推手

孙剑云老师说:“拳术都包含着‘体’和‘用’两部分,但‘体’和‘用’是互相关联的,太极拳也不例外。太极拳套路的各式是‘体’,是知己功夫,虽然‘用’在其中,但单人练习,不易体验到‘用’的方法和妙处,故有太极拳推手以致用。”

孙禄堂老先生说:“太极拳诸式,以无极、太极、阴阳、五行操练,将神气收敛于内,混融而为一,是太极之体也。以八式含五行诸法,动作流行,使神气宣布于外,化而为八,是太极之用也。有体无用,弊在无变化;有用无体,弊在无根本。所以体用兼备,乃得万全。以练体言,是知己功夫;以二人打手言,是知人功夫。练体日久纯熟,能以遍体虚灵,神气混融而为一体。”论到推手时,老先生又说:“以操手练用工纯,能以手足灵活,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神气散布而为十三式,至此时,血气之力自消,神妙之道自至矣。所以人之动静变化,诚伪虚实,机关未动,而我可预知,无论他人如何暗发心机,总不能逃我之妙用。”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太极推手也叫做“太极之用”,或者叫做“使用太极拳”。

阴阳,合为太极,分为两仪。太极拳之两仪,一为走架,二为推手。走架与推手合在一起才能称之为太极拳。走架是太极之“体”,推手是太极之“用”。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静之机,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太极拳的走架及推手的动与静、开与合、虚与实、刚与柔、蓄与发、化与打、奇与正、呼与吸等之间处处充满辩证法。而这些辩证转换又是这些阴阳转换中最实质和最重要的内容。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哲学,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太极拳也充分体现了这一哲学思想,并且把它具体运用到走架和推手的实践中,使太极拳及其特有的交手技艺成为既简单又深奥、既朴素又神秘的一种武术文化。

太极推手,也称“打手”(孙禄堂老先生著作中称“打手”,孙剑云老师著作中称“太极推手” ),是太极拳的对练方法和技击应用。它是在拳架锻炼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太极拳演练水平,特别是提高技击能力的重要环节。太极推手是中华武术中一项独具风格的技击练习方式,它不是简单的招式攻防,而是在双方肢体的连续接触缠绕中相互制约。两人相互搭手,通过肢体接触中灵活运转,依靠皮肤及体内感觉能力,听劲而动,黏走相随,从而达到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目的。它是一种不用护具、稍有伤害的攻防练习方法。

中国保定孙禄堂武术院    戴建英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