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BLOG

学练孙门八卦掌——fanqinshen

2012年02月22日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2592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710 views 次
孙门八卦掌 八卦掌的基础就是围圆走转,摆扣步。对于身体各部分的要求是很多的,三扭三扣,等。但是扭着身子转圈子是最基本的工夫也是最重要的功夫。 只要亲眼见识过黄万祥的,孙剑云演练的八卦变掌和变剑,没有不从心里佩服的。其实,这些高级套路的孙门八卦是由最基本的步法和掌法练出来的。 首先是步法,摆扣步围圆走转。没有数年的勤苦练习,你是走不好的。你走好了,就知道八卦掌所说得百练不如一走的道理是多么地有学问了...
阅读全文

学孙式八卦掌的一点体会——李嘉树

2012年02月22日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439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518 views 次
我今年19岁,算是一代小时候娇生惯养,长大了还不懂事的80后孩子。接触内家拳,首先发现的是自己为人处事上的欠缺。 感谢寿关顺师叔,给我上的这第一课。我当时不懂礼貌(现在长进也不大),寿关顺师叔对我说,练拳和你读书不一样,是要老师手把手教的。老师欢喜你,才 把拳教给你;老师不喜欢你,就不教你,是你自学不来的。要懂礼貌,老师才会喜欢你,再肯把拳教给你。寿关顺师叔直接给我指出,足见其大家风范。虽然后来无 缘...
阅读全文

朱国福形意拳法实战阐要——何树礼

2012年02月22日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2254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267 views 次
2006年《武魂》杂志(3)月刊(总第213期)     1928年由中央国术馆在南京举办的第一届武术国考轰动了中华武林,全国600多名武术名家踊跃赴考,誓欲夺魁。国考比赛精彩纷呈,观众如云。国考十天,时年37岁的朱国福以其精湛的技艺力搏天下群英,获得国考第一名。 国考获荣,朱国福于1929年7月应邀任南京中央国术馆教务处处长一职,执教中央国术馆,朱国福提倡“斥花架,重实用,练为战”的武术运动方针,推行以 “形意、太极、八卦...
阅读全文

形意宗师、中国拳击运动先驱朱国福——党建国

2012年02月22日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2519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106 views 次
拳击自1904年以来就一直被奥运会列为正式竞赛项目,我国从1986年起开始恢复拳击运动,为尽快提高我国拳击运动水平,拳击界人士辛勤耕耘着。然而怎样才能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拳击之路呢?本文将介绍的这位爱国拳击家,他的拳击技法,值得人们深思。 翻开我国近代著名拳击家周士彬教授所著《现代拳击》一书,其中一段写道:“1930年,国民党政府的中央国术馆和后来成立的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都把拳击 作为必修科目之一。中央国...
阅读全文

学练武当剑五十年——李天骥

2012年02月22日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2253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466 views 次
1982年在南京国际武术邀请赛表演会上,我表演了一段武当剑,引起很多同道和爱好者的兴趣,他们询问我学练武当剑的经历和体会,不由得引起我的许多回忆。 承前启后 蜚声武坛 1930年,武术名家李景林到济南创办了“山东省国术馆”,函聘我父亲由上海到山东担任教务主任。当时我18岁,在馆中任练习员。向李景林先生学练武当剑。 李景林先生是河北枣强县人,自幼嗜好武术,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后曾任奉军第一师师长,河北省军务督办...
阅读全文

对张西可老师的拜访——诗人金字塔

2012年02月22日 张西可先生文章  ⁄ 共 2174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969 views 次
对张西可老师的拜访 基于对张西可山东实战派高手的名声和对从小对孙禄堂天下第一的向往 07年4月我拜访了张老师 张老师人很客气 见面就让他徒弟给我倒茶 和我聊了聊孙氏拳的理论 并实际演示了许多招数 关于我个人对张老师的评价 我以为张老师的劲路很有味道: 非常的整 快 爆 用张老师的话说是他打人就好象是如果不打自己就倒了一样 孙氏拳果然与众不同 有着独特的劲路和理论 这一切理论都伴随着老师亲自的摸手 极有说服力 使我...
阅读全文

孙式拳安徽合肥市传播第一人祖雅宜老师—叶劲松

2012年02月22日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4793字 评论 1 条 ⁄ 阅读 8,272 views 次
雅宜老师祖籍河北定兴县,1922年6月14日出生在北京一个家底殷实,思想封建的商贾家庭,老师在家排行老小,与两哥、两姐年龄相差甚远(老师比自己的 侄子大不了几岁),父母也极为疼爱,但从小没有人身自由,不准单独外出,连出外读书的要求,都不批准,只准请私塾先生在家教习,因两位兄长喜欢拳脚功夫, 受他们影响,老师也自幼爱武,性格顽强,常在自家庭院锻练,善举石锁,膂力过人,1945年前后,兄长聘请武学大师孙存周先生...
阅读全文

体悟孙式太极拳——陈威

2012年02月22日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2419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5,114 views 次
《中华武术》2006年第06期 自1991年有缘结识先师孙叔容以来,快十五年了,恩师离我们而去也近一年了。这十几年来随着对孙式太极拳的练习,以及近几年在北京体育大学读研期间,对太极拳认识的加深,对孙式太极拳的感悟也就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现将个人的体会及观点与太极拳练习者共同探讨。 一、称其为“小架”为何 有关太极拳的“大架”与“小架”之说不知缘起何时?查阅有关文献,普遍认为是以动作过程中肢体运动幅度的大小来区分的...
阅读全文

上海太极拳界老前辈珍贵录像简介——邹国梁

2012年02月22日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512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710 views 次
上海作为大都市,在中国太极拳的发展史上同样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几乎太极拳几大流派的近代代表人物都在上海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并为太极拳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前几年,一个拳友送了一盘光盘给我,打开一看,顿时使我爱不释手。感到这是十分宝贵的历史资料,值得珍藏。因为录像中的主要人物都已逝去,而他 们又是当时上海太极拳界熟知的几大流派的代表人物,如当时的上海体育宫主任顾留馨,为陈式太极拳在上海的流传...
阅读全文

从武术的继承说起——昌沧

2012年02月22日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1647字 暂无评论 ⁄ 阅读 4,715 views 次
这三十年武术的健康、全面发展,可以说仍处于摸石头过河的阶段,难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这儿不拟展开,仅就民间武术的继承与弘扬,谈点感悟。 三次活动 北京孙禄堂    北京孙禄堂武学文化发展中心于2004年10月成立.从第二年开始.他们每年一次,连续举办了三届孙氏武学文化交流观摩大会,他们的目标是继承与弘扬孙氏 太极拳、孙氏形意拳和八卦掌(拳)。中心不仅继承与弘扬孙氏各拳种的技艺,还探讨孙禄堂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