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24日
⁄ 孙 伟先生文章
⁄ 共 1063字
⁄ 阅读 8,579 views 次
无极式 太极式 三体式
三体式出功夫,无极式太极式是练拳的起点
孙老说无极式太极式是万式之基础。
他的意思是无极生太极,
生出太极
练这个太极养这个太极才是功夫
不累就想出功夫是天上掉馅饼
要出功夫,就是多站三体式
太极和两仪的区别在哪呢
太极是一点,没分阴阳
两仪是分阴阳
太极是静,是本体。两仪之后是动,动为作用
三体式是由静(无级静而生出太极)到动(两仪)再到静(天地人合一)
再生意
三体式是不是可...
孙伟, 三体式, 无极式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4日
⁄ 孙 伟先生文章
⁄ 共 1483字
⁄ 阅读 5,769 views 次
作者:孙伟
起不起何用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
这是著名的一句形意拳经,
这是形容暗劲阶段的。
孙老在《拳意述真》里写得很清楚。
孙老讲到
到暗劲之时,用法更妙:“起似伏龙登天,落如霹雷击地。起无形,落无踪,起意好似卷地风。起不起,何用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低中之中望为高,高之中望为低。打起落如水之翻浪。不翻不钻,一寸为先。脚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气连心意随时用,打破身式无遮拦”。此是二步暗劲...
孙伟, 孙式形意拳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4日
⁄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495字
⁄ 阅读 4,198 views 次
养生之道即甚易,亦甚难,甚易者,道理方法也,甚难者,实行也。
养生之道乃心神法常而已,即心静、神明、法精、常习。
心静,需恬淡虚无,有四步功夫,知、止、定、静。
恬淡虚无,需要把身内身外都能看得开,如何做到?需要由知而慧,知天地人万物之本,自然才能把心放得下,看得开,于是才能恬淡虚无。所以知是第一步功夫。
止,止于至善。能恬淡虚无,则真气从之,则止于此善地。故,止是以知为基础,知道最适合自己的是什...
童旭东, 养生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4日
⁄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505字
⁄ 阅读 5,199 views 次
前面短文讲有剑仙访孙禄堂先生,并邀孙禄堂先生去峨嵋。
于是有人问:孙禄堂先生是剑仙否?
据孙剑云老师说,孙禄堂先生所修不是剑仙一派,早年得传为文始派。因此,孙禄堂先生与剑仙虽有接触,但并非同宗。根据陈微明先生记载,孙禄堂先生走时,嘱家人诵佛号,故有人推断孙禄堂先生晚年可能向佛。究竟何如?我不得知。黄文叔先生讲,1942年曾在峨嵋山金顶遇孙禄堂先生,飘然而去,黄不能追其后。
有佛门禅宗朋友言,孙禄堂先生...
童旭东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4日
⁄ 孙 伟先生文章
⁄ 共 1688字
⁄ 阅读 5,679 views 次
一、什么是“三拳合一”
什么是“三拳合一”
孙公什么时候说过“球劲”
好像是没有说过
孙老只说过
“形意譬如钢球铁球,内外诚实如一;
八卦譬如绒球与铁丝盘球,周围玲珑透体;
太极如皮球,内外虚灵,有有若无,实若虚之理,”
孙老不过借三球的状态性质
来形容形意八卦太极三拳
劲就是内劲,没有什么球
用三球的状态来形容三拳的不同的一些个性状态
孙禄堂先生说:“内外如一,是诚中也,合乎儒家;不丢不顶,勿忘勿助,是虚中也,合...
孙伟, 孙氏武学, 三拳合一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4日
⁄ 孙 伟先生文章
⁄ 共 891字
⁄ 阅读 4,590 views 次
有个网友在我的博客上问:逆运具体是什么,转乾坤、扭气机怎么理解
这个问题怎么看呢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
但简单的问题其实包含大道
大道至简
应该简单的问题也用最简练的语言解答
我觉得,就是一个起点
怎么理解这个起点
就像你决定,明天再上6点钟起来去跑步,以后天天坚持
这就会改变你的生命轨迹
练拳也是,你今天开始,站无极,含一气,生太极
就是开始了
转乾坤
关键是你能否真的坚持下去
扭气机其实就是养气
转乾...
孙式太极拳, 孙伟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4日
⁄ 孙 伟先生文章
⁄ 共 3687字
⁄ 阅读 6,649 views 次
一、
形意拳好学不好学,要说好学,真的好学,因为它动作简单,要说难学,就是能不能坚持持之以恒。只要持之以恒,或多或少,你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益的。形意拳好学不好学的道理,孙禄堂先生在他的著作《拳意述真》的诸多篇章里已有论述。这里就不再赘叙。本文只是根据孙禄堂先生《形意拳学》里的篇章,逐一注释、解说动作入手方法和道理,为为学习内家拳的朋友提供一个参考的资料。
《形意拳学》开始的篇章有几篇序言这里就不...
孙伟, 孙式形意拳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4日
⁄ 孙 伟先生文章
⁄ 共 2448字
⁄ 阅读 6,089 views 次
孙拳里有没有“沙地立杆”
现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家谈起 孙老先生的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都讲起来什么“沙地立杆”。到底孙老的拳学思想中有没有这个“沙地立杆”呢?其实没有,也就是说不存在,是后人理解错误,以讹传讹。一个“沙地立杆”的错误理解,导致出发点的误解,于是乎本来应该无形无相,无我无他,空空洞洞。意向思想一无所有的无极式凭空增添了很多的内容,所谓差之厘毫,谬之千里,产生出发点的最本初的本来干干静...
孙伟, 孙氏武学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4日
⁄ 孙 伟先生文章
⁄ 共 153字
⁄ 阅读 5,837 views 次
孙氏太极剑探真(四)
甲:黑虎出洞(动作应该再大一点,这是截图原因显示出的动作不够) 乙:外截剑
甲:作平沙落雁,卷压对方外截剑。
甲:作平沙落雁,卷压对方外截剑动作2。乙:变怀中抱月
甲:青龙入海 乙:白蛇伏草
甲:怀中抱月 乙:准备做夜叉探海
甲:鸿雁送书 乙:夜叉探海
甲:鹞子束身 乙 :夜叉探海
甲:鹞子束身 乙 :夜叉探海
孙伟, 孙氏太极剑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4日
⁄ 孙 伟先生文章
⁄ 共 493字
⁄ 阅读 5,770 views 次
甲青龙现爪 乙 挤步黑虎出洞
甲凤凰点头 乙 抽梁换柱
甲 天边扫月 乙 抽梁换柱
甲 天边扫月 2 乙 抽梁换柱2
甲 猛虎截路 乙 抽梁换柱准备变外截剑
甲 猛虎截路 2 乙 抽梁换柱准备变外截剑2
甲 猛虎截路3 乙 抽梁换柱准备变外截剑3
解说 左甲 青龙现爪 右乙挤步黑虎出洞
这个动作好多人就理解错了。说是挤步黑虎出洞更是为了增加速度。实际上不是,因为乙一动,甲就有反应作出防备的动作“青龙现爪”,乙这时候一看到甲...
孙伟, 孙氏太极剑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