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孙 伟先生文章 > 正文

起不起何用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QQ聊天随笔

2012年02月24日 孙 伟先生文章 ⁄ 共 1483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5,240 views 次

作者:孙伟

起不起何用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

这是著名的一句形意拳经,

这是形容暗劲阶段的。

孙老在《拳意述真》里写得很清楚。

孙老讲到

到暗劲之时,用法更妙:“起似伏龙登天,落如霹雷击地。起无形,落无踪,起意好似卷地风。起不起,何用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低中之中望为高,高之中望为低。打起落如水之翻浪。不翻不钻,一寸为先。脚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气连心意随时用,打破身式无遮拦”。此是二步暗劲形迹有无之用也。

不翻不钻,一寸为先。

所以起不起落不落。有时会在形体上有表现,有时根本不用在形体上反应,一动就有。

所以“起无形,落无踪,起意好似卷地风”。

孙老的书一定要看明白,

“不翻不钻,一寸为先”。

“脚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气连心意随时用,打破身式无遮拦”。

打起落如水之翻浪,说的是涌动,不断地涌动翻滚,

所以说“何用再起,何用再落。”

孙老的书真的是宝库

 

形意拳之用法,有三层:有有形有相之用,有有名有相无迹之用,有有声有名无形之用。有无形无相无声无臭之用。

这实际上说得是三层功夫和最高一层炼虚合道的用法。

看看孙老对明劲的阐述:

拳经云:“起如钢锉(起者去也),落如钩杆(落者回也)。未起如摘子,未落如坠子。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气连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打人如走路,看人如嵩草。胆上如风响,起落似箭钻。进步不胜,必有寒食之心。此是初步明劲。”

寒食之心,也就是你打冬天吃冰棍,冰住你牙根,你那种状态,就是倒吸寒气,也就是你有点含糊了

形意拳一定要明白来龙去脉。

就像有人说鼍形。说是水上浮油儿,也就是黾。

其实是当时好多练家子文化不高,把鼍写成黾

后来有人在此基础上再考证,结果龙生九子的鼍龙变成了“浮游儿”

呵呵,鼍龙。这个像鼍龙

形意要是练这个黾虫,

不合道理。

暗劲,现在真的少见

就是别碰,碰就出去

此是二步暗劲,形迹有无之用也。

形迹有无之用,就是说起和不起可能你看不到,

就是说有没有都一样。

所以起不起落不落,何用再起,何用再落。

再高一层,就是化劲了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随时而发;一言一默,一举一动,行止、坐卧、以致饮食、茶水之间,皆是用;或有人处,或无人处,无处不是用,所以无入而不自得,无往而不得其道,以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也。此皆是化劲神化之用也。

无处不是用,所以无入而不自得,无往而不得其道,以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也。

一言一行皆合道

 

昨天在湖边我对学生讲,

你看老人坐在湖边,静静地看着湖水,看着秋荷,其实是在体验自己的本性,

只不过有时候他们自己可能并未认识。

就像孔子说的,“人莫不饮食,鲜有知其味”。

但是他们往往感觉、感受到那种宁静。

秋景入目,

一般人会大大感慨,来上几句诗,

但是那实际上是你有感而发,还不是感而遂通

你静静地看着花,花静静地看着你,你们之间有着性灵交流

那才是感而遂通

所以一般人做的诗词不能流传千古

但是有些诗词流传万年

因为感而遂通,吟出千古绝句: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你是表白你自己的心境灵感,还是花的灵感心境?

孙老在《形意拳学》里有一句话,

心在内,理周乎于物。物在外,而理具于心。

多么妙的心境。

一般人,看到美景,呜呜啊啊说不出。

有点文化,看到美景,吱吱呀呀吟几句。

高人,则——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孙老就是感而遂通的人,

所以他写的东西,有时候然让我们经常抚书而叹。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