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童旭东先生文章 > 正文

出手不二——童旭东

2012年02月15日 童旭东先生文章 ⁄ 共 1632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3,309 views 次

过去很多老拳师或教人或显示功夫,惯常用的方法就是说手打人。他那儿摆个局,让你入他套,然后正好打你。也就是预先设套子。类似街头摆棋摊的法子。如果真散开了打,他不一定行。当然这是比较低俗的。有的比这强点,其实还是属于说手打人。你练拳时,他在一边看着,然后说你这手没用,他让你用这手来打他,他站在那里等着,你用这手上去果然被他打翻,以为他真是高人,以为自己那手真的没用。其实这是上当。因为你是定手,你要用什么打他,事先就给你定下了,他打你的法子你却不知道,当然你要吃亏了。老话说“拳打不知”就是这个意思。这些都是一些传统拳师的江湖把戏。孙门前辈是不搞这些东西的。孙门前辈教徒弟练习技击,首先是给徒弟做靶子喂手,然后要徒弟发挥想象力,要徒弟们之间互相真打,但不是蛮打。真打与蛮打的区别是,真打是每一手都要合乎拳劲,蛮打是丢了拳劲胡抡。这种真打是很危险的,如果没有相应的治疗、恢复手段做保障,很容易造成重伤甚至危及生命。剑云老师说:“那时侯家里的炉子上总是熬着药,方子都是老先生亲自配的。为的就是徒弟受伤后及时得到治疗。”所以过去不懂医术,就无法真正练习传统技击。孙禄堂先生的学生、弟子在当年全国几次擂台赛上成绩突出也是得益于孙门的实战训练方法和恢复方法。更进一步的技击训练是,无论什么时候,让人随意进击包括偷袭,要在此情况下做出反应。但这种练习一般要求在家中。因为在家中,心里上预先知道这是师徒之间或师兄弟之间的练习。出现异常时,手上有分寸。如果在外面遇到偷袭,不知道是敌是友,出现异常时,必出真力,极易使偷袭者致伤毙命。所以当年孙禄堂先生在外面时总是作出对周围很警觉的样子,目的不是怕人偷袭自己,而是怕偷袭自己的人被自己本能反应的真力所伤。所以装出很警觉样子使想偷袭者不要莽撞行事。孙存周先生的特点也是如此。孙门前辈强调技击训练一启本能,二修功夫,三练想象力。不调动本能,功夫再大也是死的,不能随机应变、感而遂通。同样,规矩正确,不下大的功夫,照样也不可能把技术化归本能。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以巧破敌,想象力并不是要人去空想,而是在技击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生更简捷、更有效的方法,并化为本能。孙门前辈说,打人只有一,沾身分胜负。孙剑云老师在弥留之际还对坐在身边的白普山等人说:“孙氏拳打人只有一。”

那么如何实现打人只有一,当然首先是要下功夫,功夫大的打功夫小的。但是如果功夫相当,甚至对方的功夫比自己大又如何只有一?师兄张烈先生讲过的关窍之一就是借对方的眼睛打对方。常听说功夫大的人用眼睛一看对手,对方就不敢动手了,这大概属于心理战。张烈先生讲的不是这个,张烈先生讲的是借对方眼睛的视差打对方。这话听着似乎有点玄,其实这是一个有科学依据的方法。近代生理科学发现,人眼对所看到物体的保留时间是0.2秒,在这个时间内人眼是看不到出现的第二个图象的。电影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把分立的胶片呈现出连续的影像。因此当你进攻动作的变化在0.2秒的时间内完成时,对手在此时间内是无法判断你所改变的进攻线路和方式。所以有先下手为强之说。张烈先生讲借对方眼睛打对方,就是充分利用这0.2秒,用第一个进攻动作来迷惑对方,随之变化进攻方式攻击对手,产生出其不意之效。孙存周先生讲,一动即走其虚(即对手的弱点),一变即打其将动(即对手根据你的第一次的攻击动作而将产生的应对动作),所谓横走竖撞。所以,要产生一击制敌的效果,首先自身技能要纯熟全面,第二要有精妙的方法。前一个就是所谓的功夫,后一个就是所谓的用法。实战技击中若要取得一招制敌之效,两者缺一不可。功夫的高低在于是否规矩纯正、深厚,用法的效果在于是否纯熟、不断翻新。当然,孙氏拳打人只有一,并不是仅仅靠着如何利用0.2秒,而是孙氏拳对技击技能和人体机能进行了全面提升。这里之所以提到利用0.2秒的技术,是为了说明以静制动和后发先至都是有局限性和条件性的,身体感应快即感而遂通与身体移动变化快同样重要,两种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技击素质,不可偏颇。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