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24日
⁄ 孙 伟先生文章
⁄ 共 998字
⁄ 阅读 4,260 views 次
《太极拳论》与孙氏太极拳
一些人总想说,孙氏太极拳不以王宗岳先生的《太极拳论》为指导,
这是很奇怪的说法。
既然是太极拳,就必然以《太极拳论》为经典。
孙禄堂老先生都说过,“太极拳术,其精微奥妙,山右王宗岳先生,论之详矣。”
他是在自己专著《太极拳学》自己写的《自序》里讲的这句话。
而且孙剑云先生 在1957年写的《孙式太极拳》,后来在几次重印中,
一直到在晚年所著的《孙式太极拳 剑》一书中,
都是把王...
孙伟, 太极拳论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4日
⁄ 孙 伟先生文章
⁄ 共 1723字
⁄ 阅读 4,622 views 次
有没有“极还虚”?
极还虚,有没有?根本就没有这种东西
极还虚,是不是就是孙老说的顽空?顽空不是空,也不是虚。
孙老说:夫道者,阴阳之根,万物之体也。其道未发,悬于太虚之内;其道已发,流行于万物之中。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术曰内劲。所以内家拳术有形意、八卦、太极三派,形式不同,其极,还虚之道则一也。
三拳之极,还虚之道,一也
就是那个一点子
极还虚,呵呵,...
孙伟, 孙氏武学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4日
⁄ 孙 伟先生文章
⁄ 共 2321字
⁄ 阅读 4,511 views 次
孙禄堂《太极拳之名称》解读
孙禄堂先生的《太极拳学》中的一段《太极拳之名称》,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文章,文章不长,但研读起来,还是花费了我很长时间。原文如下:
太极拳之名称
人自赋性含生以后,本藏有养生之元气,不仰不俯,不偏不倚,和而不流,至善至极,是为真阳,所谓中和之气是也。其气平时洋溢于四体之中,浸润于百骸之内,无处不有,无时不然,内外一气,流行不息。于是拳之开合动静,即根此气而生,放伸收缩之妙,...
孙禄堂, 孙伟, 太极拳学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4日
⁄ 孙 伟先生文章
⁄ 共 1174字
⁄ 阅读 4,680 views 次
《太极拳学》陈微明序(原文)
太极拳学序
太极拳学,王宗岳论之精矣。其术以柔曲为体,以刚直为用。盖巨力之至,非柔曲不能化之灵。彼力既化,非刚直不能放之远。故曰:曲中求直,蓄而后发。练习此术,在气沉丹田,纯以神行,不尚后天之拙力。而御敌制胜,如行所无事,虽甚巧而有至道存焉。老子曰:为欲取之,必固与之。原谱所谓“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即人取我与之意也。庄子曰: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原谱所谓“气如...
孙禄堂, 孙伟, 太极拳学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4日
⁄ 孙 伟先生文章
⁄ 共 4366字
⁄ 阅读 4,749 views 次
梁漱溟先生这篇文章,是在文革初期主张重印孙禄堂先生《拳意述真》而所写的序言(见梁漱溟全集第七卷),文中提到该书自乱其体,即文章中叙述形意拳有时穿插八卦拳家的语言,因为梁先生不练武术,八卦形意,在拳意上确实有互为补益的精辟之语,其实我倒觉得这样更具有真实性,因为拳意述真,就是一篇记录性的练拳学拳的随笔。至于说所记偏详北方之学者,是因为孙老记录的都是自己拜访过或者从其学过艺有所请益的前辈,这点我倒...
孙禄堂, 拳意述真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4日
⁄ 孙 伟先生文章
⁄ 共 1454字
⁄ 阅读 9,828 views 次
作者:孙伟
2011年1月6日晚,在网上看到曾祖父孙禄堂的一幅字
因为有十几年没有写字了,只知道是草书,但是实在是认不全,开始就认为是:“四壁烟云张旭草,满庭风露赵思花”,后来又觉得不对,又认为是“四壁烟云张旭草,满庭风露赵罡花”。但是还是觉得不妥,在“孙禄堂武学交流群”里和大家讨论。后来自已开始揣摩,以为张旭是死在天宝年(750年),而赵罡又是南宋的倒数第二位皇帝,孙老是否当年心情不好呢,是否这幅字是上海1.2...
孙禄堂, 孙伟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08日
⁄ 孙 伟先生文章
⁄ 共 6969字
⁄ 阅读 7,954 views 次
自黄老板的三体式大全帖子贴出后,不少人贴出自己的三体式,我自己站的不好,这里只是谈一谈自己对三体式的认识。
三体式的理论前辈已经讲的许多,这里摘一段孙禄堂老先生《拳意述真》中的一段话,以及老先生在《八卦拳学》中所述的“三害九要”的道理,我认为几段话对站好三体式至关重要:
“人未练拳术之先,手足动作,顺其后天自然之性,由壮而老以至于死。道家逆运先天,转乾坤,扭气机,以求长生之术。拳术亦然。...
孙伟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08日
⁄ 孙 伟先生文章
⁄ 共 1657字
⁄ 阅读 5,499 views 次
问题:
1、孙公禄堂之八卦拳学中对于手型提到甚少,遵书习者只能从其电照神型中观得一二,能否请知者讲一下孙门八卦拳的手型手法要求。
2、关于八卦拳的步法、走法要求,八卦拳学一书里几乎没提,也请知者讲一下。行走间是步法常态还是遵守趟泥步法?
cn31先生自答:答:孙氏八卦拳的手只有一种手型,要求八卦拳学中有。
-------------------------------------------------------------------------------
神子先生:孙氏步法...
孙伟, 孙式八卦拳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08日
⁄ 孙 伟先生文章
⁄ 共 834字
⁄ 阅读 4,919 views 次
看到一些练孙氏形意拳的,从太极式到两仪式而形成三体式,使劲的那么劈一下。那不对。一起式千万别那样,一下子气就不对。一开始是意(一气)动,也就是静动,慢慢的孕育,就像是形成两仪,分成最初使的阴阳,然后静,再动,阴阳相摩,才是三体式生出的五行动。
其实无极太极两仪到三体,为什么老先生非要分成这么多步骤。我认为一开始都是静动。无极到含一气,是天地未形成五行之前的“谷神”开始有征兆的微微的动。然后慢慢孕育...
孙伟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08日
⁄ 孙 伟先生文章
⁄ 共 1171字
⁄ 阅读 4,406 views 次
昨天想到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拳书排比句对仗,或者是成套的语言的,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基本都是空谈的。
想想,基本好的书都是尽量讲的很白,仔细看看出味道。
讲拳一套一套的讲,好像孙老没有,就是很明白的讲。
仔细看过多遍 ,就像孙老自己说的,“是编,为体操而作,只叙形意拳之实益,议论但取粗俗易明,原非等于词藻文章,固不得以文理拘之。
正因为这样的文笔,才使我们能循路而行。
孙老自己说是粗俗易明,其实文字雅驯,...
孙伟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