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孙 伟先生文章 > 正文

有没有“极还虚”?——孙伟

2012年02月24日 孙 伟先生文章 ⁄ 共 1723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4,064 views 次

有没有“极还虚”?

 

极还虚,有没有?根本就没有这种东西

极还虚,是不是就是孙老说的顽空?顽空不是空,也不是虚。

 

孙老说:夫道者,阴阳之根,万物之体也。其道未发,悬于太虚之内;其道已发,流行于万物之中。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术曰内劲。所以内家拳术有形意、八卦、太极三派,形式不同,其极,还虚之道则一也。

 

三拳之极,还虚之道,一也

就是那个一点子

极还虚,呵呵,没说过。

 

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术曰内劲。所以内家拳术有形意、八卦、太极三派,形式不同,其极,还虚之道则一也。

 

形式不同,其极还虚之道则一也。说的是三拳的练的最终,也就是最高境界,还虚之道就是最初的那个“一”

所以内家拳术有形意、八卦、太极三派,形式不同,其极,还虚之道则一也。

这样理解

因为还有就是炼虚合道

极还虚算什么呢?最后境界?不是。符合道才是最终结果

 

道是什么。在拳来讲就是一

孙老说:三派拳术,形式不同,其理则同;用法不一,其制人之中心,而取胜于人者则一也。按一派拳术之中,诸位先生之言论形式,亦有不同者,盖其运用,或有异耳。三派拳术之道,始于一理,中分为三派,末复合为一理。其一理者,三派亦各有所得也:形意拳之诚一也、八卦拳之万法归一也、太极拳之抱元守一也。古人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灵,得其一而万事毕也。”三派之理,皆是以虚无而始,以虚无而终,所以三派诸位先生所练拳术之道,能与儒释道三家诚中、虚中、空中之妙理,合而为一者也。

这些,都是孙老解释三拳最终道理的精彩论述。一般人不认识这点。

“三派之理,皆是以虚无而始,以虚无而终,”

“皆是以虚无而始,以虚无而终”

夫道者,阴阳之根,万物之体也。其道未发,悬于太虚之内;其道已发,流行于万物之中。

流行于万物之中。我们都有,但是散的

没有认知它

所以我们练拳要练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达到发而未发的中和境界

“其道未发,悬于太虚之内

其道已发,流行于万物之中“

“劈崩钻炮横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发皆由衷而发

这种道理应该懂

“虚无者,〇是也。合一气者Ф是也。虚无生一气者,是逆运先天真一之气也。但此气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其中有一点生机藏焉。此机名曰先天真一之气,为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形意拳之基础也。将动而未动之时,心内空空洞洞,一气浑然,形迹未露,其理已具,故其形象太极一气也。”

“无极者,当人未练之先,无思无意,无形无象,无我无他,胸中混混沌沌,一气浑沦,无所向意者也。世人不知有逆运之理,但斤斤于天地自然顺行之道,气拘物蔽,昏昧不明,以致体质虚弱,阳极必阴,阴极必死。于此摄生之术,概乎未有谙也。惟圣人独能参透逆运之术,揽阴阳、夺造化、转乾坤、扭气机,于后天中返先天,复初归元。保合太和,总不外乎后天五行拳八卦拳之理,一气伸缩之道。所谓无极而能生一气者是也。”

 

“无极者,当人未练之先,无思无意,无形无象,无我无他,胸中混混沌沌,一气浑沦,无所向意者也。”

其实无极是好事

一气浑沦

坏就坏在人们没有保持

“斤斤于天地自然顺行之道,气拘物蔽,昏昧不明,以致体质虚弱,阳极必阴,阴极必死。于此摄生之术,概乎未有谙也。”

“惟圣人独能参透逆运之术,揽阴阳、夺造化、转乾坤、扭气机,于后天中返先天,复初归元。保合太和,总不外乎后天五行拳八卦拳之理,一气伸缩之道。所谓无极而能生一气者是也。”

所以说,道也,一也

就是一气

一气即太极,太极即一气

就是老先生说的“当中一点子”

孙老的书,境界太大

但是一旦你了解核心的东西,就顺着这条线理下去,就入门了

————————————————————

拳致中和还仅仅是拳

有人说什么“极还虚,致中和”。

这些都不对。
什么是极还虚?古人没讲过的词句。还虚才对。

加个极,就是个有,怎么能还虚。

致中和,还停留在有形有象。

还虚是比中和高的阶段。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劈崩钻炮横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这还是中和阶段,不是最高。
太和才是高级阶段
所以我以前说过,故宫的三大殿,保和、中和、太和就像形意拳的明劲、暗劲、化劲
中和,还属于拳的阶段
以武入道的道,才是进入了高阶段,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这时候就不仅仅是拳了。
是道。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