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雷世泰先生文章 > 正文

放松(1-2)——雷世泰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3027字 ⁄ 字号 评论 1 条 ⁄ 阅读 4,322 views 次

“九要””三害”规矩虽多,要领简单,一言以蔽之,放松而已。心态放松,筋肉放松,得放松处全放松,以平和心境慢慢练去,认真做去,自然成功。从一开始就强调放松,不但形体上松,意念上也要松,打拳也要有平和心境,不急不躁,澹泊宁静。首先是心理上的放松,心理领导生理,意指挥形。陶渊明《归去来辞》中有句: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心本来就是御形的,如果反过来被形牵着走,岂非悲哀。

对于要不要放松,前面已经讲了许多,大部分人都能接受。但接受是一回事,能否做到又是一回事。许多人对放松感到既困惑又困难,困惑的是,找不到放松的标准,没有一个硬指标可以衡量,到什么样子或程度就算放松了;困难的是,虽然已经放松到相当程度了,但总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似乎永无止境,“苦海无边”,何处是岸?其实有这样的感觉是正常的,比起那些总以为已经放松得差不多的人来要强多了,因为放松决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它不是人的本能,而是长期锻炼才会有的能力。而且,放松真正的是永无止境,就像东方地平线一样,永远可望而不可及。或者说,当你还在想着放松时,你就仍然没有放松。

什么是放松?松是一种有序的状态,是人体在高度可调控状态下的一种“无”的境界,无意识,无动作,不用力,不紧张。是老子所崇尚的“无”,“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无”。它不是什么都没有,它是有组织的,受控制的,可支配的,对外界刺激有着高度灵敏反应的一种有序状态。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另一种状态:散。这是一种无组织的,失去控制的,不可支配的,对外界刺激失去反应或反应迟钝的无序状态。

松和散表面相似而实质完全不同,有着九天九地之别。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与真正的,什么都没有的“无”之间的差别。老子的“无”也是一种高度有序状态,是包括了各种可能的“有”,所有的“有”的状态,它可能发生任何一种“有”,它准备着产生任何一种“有”,但在没有产生之前却没有任何的表象。这是一种待机而动,蓄势而发的状态,“大有若无”。松,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它没有具体的意向,只是蓄势,即用最小的力量把全身调整到最中和,最省力,最有利的状态,一触即发,不触不发也。

那么在运动中,在激烈复杂的运动中,如何能够放松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要多用一点力,能不用的就不用,能少用的就少用。怎么做到?有难度,因为没有仪器可以定量地去测试检验,全凭自己的感觉。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听起来也许很荒谬,那就是:把该用力的地方用足,该松的地方才能松下来。这就是以实保虚,以紧保松。

松的感觉不好找,因为那是需要经过锻炼才能得到的,而紧的感觉相对来说要好找些,因为肌肉收缩(紧张)是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既然松不好找,就从紧上找。任何一个动作都是要靠一部分肌肉收缩紧张来完成的,全身肌肉完全放松,没有一处紧张,即使躺在床上也办不到。那好,我们就干脆把该用力的部分用足。比如说,站三体式,要坐满在后脚跟上,不要三心二意。顶头就极力顶,抽胯就极力抽,开肩就极力开,再如打崩拳,你只管把拳使劲蹬出去,别的都不用想,打久了,熟能生巧,巧是什么?就是用最少的力来完成动作。

意念完全集中到这些地方,这样一来,你就没有余暇去想其余的地方了,你不去想它了,就为放松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紧张的特点,就是越想越紧张,比如刚学会骑自行车的人,摇摇晃晃把不住方向,明明前面有棵树,越想“不要撞上,不要撞上”就越是偏偏对着树撞过去。二把刀开车,一紧张就偏偏把油门当刹车踩。紧张是人的天性,一紧张起来全身不听使唤,越不想怎样就越怎样。

我们看体育比赛,许多国际级大牌明星一紧张起来也洋相百出,罚点球时,越是大牌球星踢飞了的概率越高。所以打拳时越是想放松而越是放不松的情况是正常的,不如干脆去想那些该用力的地方,把那些地方照顾好了,动作越来越纯熟,自然,也就越来越接近放松了。这种办法走的是迂回路线,但若是捷径不好走,还不如绕弯能到达的好。以实保虚,以紧保松,也是阴阳中和之理。

明白了用劲打拳也能打出松来,才是真正懂得了拳中的辩证法。所谓“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辩若呐,大象无形,大音稀声”是也。也只有打出来的松才是真松,或者说,由内劲协调着的松,才是真松,否则是软。记得恩格斯在讲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时曾说过:“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同样的不可思议”。现在的物理学证明,物质和运动是一回事,只不过是不同的存在(或表现)方式罢了。我们套用这句话,“没有放松的发劲和没有发劲的放松同样的不可思议”。

没有放松,发劲就不会利落;没有发劲,放松就没有依据。初学者按照规矩,按照老师的指教放开劲去打,不要顾虑什么放松不放松,拙力不拙力,打来打去,该整的地方整了,该松的地方自然也就松了。形象点说,就是用劲儿把浑身抖擞活了。劈拳也好,崩拳也好,开始打明劲时就得用力去打,落地有声(只要不是故意去追求声)。这个阶段有些浊气拙力去不掉是正常的,你只有把该练的部位练出来了,动作可以基本正常的完成了,再去谈放松的事情不迟。以后功夫进阶,仍然是“尽力打去”四个字,你一定会在抖擞发力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体会到放松的感觉与好处,一种透彻的舒服感,一种灵巧和谐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所以,放松是练出来的功夫,不是想松就行的,对初学者上来就要求其放松是不现实的,比上来就要求他使劲还难。使劲是有形有象的,而放松是无形无象的,等于谈玄。现在练内家拳者多把放松当成入门第一课,特别是习太极者,都以为不用劲就是放松,结果学生大上其当。习拳数年而功力不见长,该紧的紧不起来,仍是一盘散沙。

须知,未练拳者,周身是散的,初练拳者,用拳中规矩加以约束,由散初步进入到有序状态,此时是僵硬的,但比散已经进一大步了。只有再练下去,去浮去僵,才能打出松和柔来。这是必然过程,是客观规律,不尊重这个规律,上来就要求人松柔,根本就不切实际,不是无知,就是故意欺人。

在拳式的任何一个动作中,身体都包含了紧刚与松柔两部分,集“形式沉稳如泰山(紧和刚)”与“身体轻灵似飞鸟(松和柔)”于一体。稳的越稳,刚的越刚,轻的就越轻,松的就越松,柔的也才能越柔。这就是刚能出柔,紧能出松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盘架子要放松比较容易理解,在与人交手时也放松,可能吗?

交手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系统稳定性增强而极力打破对方系统的稳定。在混沌理论中,有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论,即在南美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扇扇翅膀,就可以引起北美的一场风暴。这就是逐级放大的效应。从系统论观点看,任何系统都是由一系列更小的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本身的稳定性是由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自组织能力决定的,又称为内稳态,要改变一个系统的稳定性只需增强或削弱其自组织能力就行了。对人体来说,这种内稳态就是你的协调能力。

增强自己的能力,使系统功能逐级放大,总体能力超强发挥,反之,破坏对方的协调力,使其自组织能力降低,从而导致系统崩溃。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更准确说应该是“牵动四两拨千斤”)就是利用了物理学上的这一原理。四两本来是拨不动千斤的,但在千斤之体上一定有最要害、最薄弱、最关键的枢机部位存在,而拨动这个枢机可能只需要四两力,牵牛牵鼻子,打蛇打七寸,都是抓住了枢机。太极拳之所以高明,就是因其借力打力,这和中医的辨证病机是同样的。要作到这一点,就必须劲整---周身一体,一动无不动;灵活---意在人先,后发先至。这一切都依赖于放松,全身无一处僵硬淤滞,使得意、气、力畅通无阻,则无往而不利。

目前有 1 条留言    访客:1 条, 博主:0 条

  1. hk720613 2012年09月19日 上午 9:47  @回复  Δ-49楼 回复

    深入浅出,受益匪浅!谢谢老先生!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