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雷世泰先生文章 > 正文

太极之道(15)再谈养心——雷世泰

2012年02月20日 雷世泰先生文章 ⁄ 共 2922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4,064 views 次

练拳先养心.练习太极拳,与别人交手过招是知人的功夫,而它的基础是自己平时练拳趟、盘架子所得来的知己功夫。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知己”是基础,“知彼”是上层建筑,人们使用的是建筑,但少有人去关心基础。《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只有自己的学习与修养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实际应用中才会应付裕如,无往而不胜。

太极之道,无所不容,除强身健体和搏击外,还可对外用于待人治事,也可对内用于自身修养。只有将太极精神融会贯通于自己的思想意识道德修养之中,才有可能得心应手地使用。目下讲修养的书非常多,面面俱到,不胜其烦。以太极理论来看,仍不外是“虚实、柔曲”四个字,具体讲就是“虚实得宜”和“平心静气”。

“虚实”是太极的基础,来自于阴阳。阴阳要相和才构成一个完整的、稳定的体系。人也是这样,虚实要摆对位置,要“内实外虚”和“体实心虚”。

“内实外虚”是尽量地充实自己,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修养品德,积蓄力量,磨练才干,明确目标,坚定意志,把握形势,等待时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无仗打时就要不停地练兵,不断地充实自己就是练兵。而对外则要“虚”,不可锋芒毕露,不可将自己的目的、愿望显露出来,免得遭人疑忌。俗话说“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非如此,不足以养精蓄锐,守身待时。诸葛亮在未出茅庐时对天下大事,山川地理一刻也没有放松过,所以才能“未出茅庐先知三分天下”。内不实是庸夫,外不虚是莽夫,内实外虚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体实心虚”则指的是个人的实力当然是越强越好,但切不可骄傲自满,要始终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做到谦逊虚心,且有自知之明。在人际关系中,行为的主体是“我”,别人对“我”的态度是“我”的行为在他人那里所得到的综合评价,他人只是客体,是行为的对象。要“从我做起”,“自知”知什么?主要是自己的不足,只有把自己的不足改善,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自己不败才谈得上胜人。

“柔曲”之道用于个人修养则是“平心静气”。

“平心”指的是平常心、平静心、平淡心、平衡心和平易心,有此五平之心才可说做到了平心。

平常心。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洞察世事,见怪不怪。处世不乱,司空见惯。不论是山珍海味,还是粗糠烂菜,都看作家常便饭。“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已经发生的事情就是必须面对的现实,而不必去愤怒或哀伤它的发生。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世界上没有不寻常的事情,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接受现实,然后去改变我们的处境,争取更好的结果。

平静心。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静如处子,稳如泰山。不焦、不躁、不轻、不浮,沉稳厚重,宠辱不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平淡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既守得富贵,也耐得贫穷。淡泊功名,浮云利禄。胜而不骄,败而不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平衡心。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无功受禄,恐遗后咎。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有得。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无所不为,则必一无所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阴晴圆缺,识盈虚之有数;旦夕祸福,知人生之无定。“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须知阴阳有衡,虚实互易,云破月来,否极泰生。

平易心。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芸芸众生,无贵无贱。我之所能,人皆可能,我之所短,人必可见。故骄惰之心,奢华之举,误人不浅,必以谦虚谨慎,恭敬勤劳,或可有成。满招损,谦受益。泰而不骄,犯而不校。“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自是不能,自伐无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有了这五平之心,可以说就做到了“平心”。由平心可至静气,存其心,养其气,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那么,什么是气呢?它不是虚无飘渺的东西,而是具体地指人的精神。如果说“心”是指人的思想,“气”就是指人的精神状态。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精神。人的精神是受大脑神经支配的,因此“气”完全是物质的,是可以通过人自身的思想修养来调节的。“静气”就是能在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都能保持精神状态的稳定,对事物保持正确的判断、分析能力,并作出正确的反应。俗语所说的“忙中出错”,“悲痛欲绝,乱了方寸”,“得意忘形”等等状态,都是指在特殊的刺激下精神没有保持正常,因而导致行为失常。范进中举后高兴得发疯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静气是一种修养,一种功夫,只有自身做到了平心静气,对外才能心平气和,不论对什么人,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温文有礼,和颜悦色。这不是装得出来的,而是内功,是内部修养外化的表现。我曾听一个在航天部二院工作的朋友说过,著名航天专家黄纬碌院士有这样一个习惯,每当有人向他请教技术问题时,他讲完之后总要问一句:“我讲清楚了吗?”我听之后大开眼界,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位前辈不仅学问好,人品更好。我们一般的习惯是问:“你听明白了么?”这样的发问,把责任推到了听的一方,可是照这位前辈的问法,表明如果没明白责任在讲的一方,把极大的面子留给了听的人,又有谁能对这样的人品不感佩五内、肃然起敬呢?

静气的功夫可分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是喜怒成于中而形于外,但能自我控制,不使泛滥成灾,且能迅速平抑,恢复常态。中级阶段是虽有喜怒,但不形于色,深藏不露。高级阶段则是无喜无怒,心如空明,大利大患均无法动其衷,至此,内部的气才真正静了下来。气之所以要静不要动,是因为静可以制动,逸可以制劳。气不静则心浮躁,浮躁则轻举妄动,轻举妄动则必有不周不虑、举措失当处,而此失当处即是自己的虚弱处,这就犯了兵家大忌——把自己的弱点暴露给了别人。气静则深藏不露,深藏则神完气足,周身没有缺陷,没有缺陷则敌人无从下手。这就是静可以制动,一动不如一静的道理。

后发制人,反客为主,以逸待劳,关键都是要先让自己的气静下来。老子讲“致虚极,守静笃”,“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与其轻举妄动,不如沉稳厚重;与其急躁,不如安静。言多语失,做事多了必有疏漏,不如守住自己的根本,中立不动,不偏不倚,蓄势而发,待机而动,“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静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是在本身的静中全神地在观察周围的动,“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非不动,不轻动而已。不能静的人只能乱动,由静而动,静极而动的动才是真动,有用之动。

这和练气功的过程很有些相似之处。气功所要求的气是先天的、凝聚的、完整的、浑然一体的真气、清气,而一般人所有的却是后天的、散乱的浊气,所以练气功的第一步是入静,又称入定,就是排除一切俗虑杂念,让后天之气完全静下来,也就是让中枢神经完全抑制,整个人意守丹田,把那些散乱的气慢慢收敛于丹田之中,经过“静化处理”,死而复生,静极而动,萌发出的气就是先天真气,可用之气了。这就是由动入静,再静极而动的练精化气的过程。

老子提倡“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婴儿没有任何的俗虑杂念,除了啼饥号寒之外,世间的一切都对他无影响,什么工资、奖金、职称、权力、金钱、美色------都不会影响他,可谓非常的“专气”,从而保持了先天的纯洁和质朴,这也是婴儿生命力最强的道理.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