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全部文章 > 更多作者文章 > 正文

跟随刘树林老师学孙式拳的体会——马亮

2012年02月22日 更多作者文章 ⁄ 共 3797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6,392 views 次

跟随刘树林老师学孙式拳的体会

左前第一人为刘树林先生

若说孙式拳有明师,刘树林老师无疑是一位。刘老师是孙存周先生的弟子,见过孙存周这样的高人,放眼当今拳界,自然是黄山归来不看岳。从刘树林老师学拳,令人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现将学拳过程中的体会记录下来,与同道共享。

练拳的首要目的不是要争强好胜或者练出功夫,而是要改变人的体格和气质。由一个焦虑、急躁、消极、悲观、嫉妒、狂妄、虚弱的人变为一个心平气和、从容不迫、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谦虚豁达、身体健康的人,达到初步的中和。

因此,练拳之前需解决自身的问题,包括自己的身体、家庭、工作、朋友中存在的问题,使自己达到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身体有病的赶紧 去医院治病,家庭中有矛盾的得想办法解决或缓解,工作不顺的要反思和同事领导的关系、或考虑换个工作,个人问题没解决的抓紧解决、生活习惯不好的尽量调整 一下。总之,如果身体或心中老有块疙瘩堵着,寝食不安,势必影响整个人的情绪,这种情况下是难以进行拳术练习。而如果每日都是精神愉快、身体健康、心态平 和,那其实练拳的一半目的已经达到了。这时候再谈练拳不迟,尤其是孙式拳,一半是训练一半是修炼,要求极为严格,我个人的体会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 无法进行练习的。至于说良好的生活习惯,个人认为黄帝内经上所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十二字可作为参考。不健康的兴趣爱好,如麻将、喝酒、抽 烟、电子游戏等等一定要节制。拳术一道在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作用亦不是很大,业务练习者不可舍本求末,因练习拳术而损害自身健康或家庭幸福。

刘树林老师观察人,是从形、意、息三个方面进行的。形是指人的形态,走路的姿势,是否步履轻快,身手敏捷;意是指人的神态和说话,是否两眼有神,谈吐平和 而又中气充沛;息是指人的呼吸,是否呼吸匀长,绵绵不断。这三方面好了,这人的气质就很好。练拳和加强自身的修养是相辅相成的。

心态好了、身体也不错了是否就能练拳了呢?对于孙式拳来说,还不一定行。这是因为孙式拳的要求极为严格,如果要领做不对,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枉费多年 时间却所得甚微,功夫难以长进。刘老师认为现在许多练孙式拳的,都不得法,练的都是错的,无异于缘木求鱼。当然,本人认为正确的练法比较枯燥而艰辛,不利 于孙式拳的推广普及。对于一般爱好者或老年人来说,随便练练,图个乐趣,多结识些朋友,填补生活的空虚,顺便健键身,也无不可。

但对于确实很喜欢孙式拳的青年或中年爱好者,还是应当尽可能走上正确的路子。练拳之前先要进行一定的体能训练。刘老师推荐的体能训练方法包括:下蹲、俯卧 撑、仰卧起坐和跑步和跳绳,跳绳有助于提高身体的灵活性,提高反应速度,有助于技击训练。如果是十几二十岁的小伙子,最好能在地上进行摸爬滚打的训练,以 全面锻炼筋骨肌肉。通过一段时间训练,使自己体能充沛、气血通畅。如此,桩功才能蹲的下去、站得住。体能训练即使在今后进行拳术训练了,也应当坚持不懈。 想当前孙公随郭老学拳的时候,常常日行百里,体能训练量之大是惊人的。体能练出来了,既有良好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又有充沛的体能,相信很多人希望练拳的 目的已经达到,是否还需要再花时间去练拳,可真要好好想想有无必要了。

如果还想练拳的话,那就是真正喜欢传统武术了。那么,现在可以开拳了吧。按刘老师的要求,还早着呢。因为现在练拳,孙式拳的要领依然无法做到,依然是事倍 功半。练套路其实不是目的,练拳得有干货,所谓干货则是说得练真正的功夫,而不是花架子。刘老师推荐的入门功夫包括无极桩和马步云手,其次就是劈拳步和定 步崩拳。主要是无极桩和马步云手,无极桩的目的是静心、活气血、训练头、颈、腰、跨、腿、脚等部位使其达到孙式拳的要求、进而达到心无所思、意无所动、浑 浑噩噩、空空洞洞、一气浑然的境地。马步云手目的是训练整劲,使周身一体,要练到随手一拨一般人就能出去的地步,这种训练方法才是真正的练功夫,到了这一 步就有了一定的功夫了,再开拳势必事半功倍,单纯太极拳套路练习,水分太大,难以出功夫。无极桩和马步云手练成了,方可进行劈拳步、定步崩拳和太极拳的训 练。而孙式三体式和形意拳,由于难度太大,不是一般人能练的,需功夫到了一定程度才能练习。否则,一练就错,不仅浪费时间,也无益于健康。许多人过于强调 三体式,刘老师则不以为然,齐公博不是站了三体式三年而成功的吗?但人家是木匠,除站三体式外,终日在运动,干活就是练功。孙公早年练得也是八极拳,马步 桩出的功夫。对终日做办公室的现代人来说,则不宜盲目站三体式,站桩之前必需先进行足够热身,使气血完全通畅,如此站桩方能有所成就。

体能训练的目的在于使自己有一个好的体格,为进一步拳术练习打好基础,不可过分强调也不可荒废,主要训练腿臂肌肉的活力、筋骨韧带的张力、扩大心肺的能 力、疏通血液、提高神经的反应速度。因此刘老师推荐下蹲、俯卧撑、仰卧起坐和跑步和跳绳。如果不经常进行体能训练,遇到事一动手则难免气喘吁吁,招法难以 用上,且肌肉韧带筋脉极易拉伤。

本人体会体能训练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可长时间不练,忽然一日进行大运动量训练,以使自己每日精神饱满、吃饭睡觉香甜为度。若感觉肌肉疼痛劳损、精神 萎靡困倦,则是练习过度了,需赶紧停下来调养,否则会导致免疫系统能力下降,再练下去势必生病,对身体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也不必每 日都练,每周有三至五天的时间练习就可以了。风雨大雾、空气污染的天气不可外出锻炼,以免对身体有害。

如果多年未练习,一开始运动量需小,等身体适应后逐渐加大。如下蹲一开始可做三、四十个,慢慢可增加到一百个以上。据说张烈要求下蹲三百个方算过关,但本 人以为对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这样的要求还行,但年龄大者不可强求。若真能连续做二、三百个而不感觉筋疲力竭,那得恭喜你了。俯卧撑一开始可以做二十个左 右,慢慢增加到四、五十个或更多,不感到过分疲劳为度。仰卧起坐本人没练过,同样是根据各人的情况,练习到七分疲劳为度。跑步开始可跑一千米,慢慢增加到 一千五到二千米,当然有时间和精力跑更长的距离也无不可。跳绳本人也没练过,也应适度。上述各项本人每日只各做一组,毕竟拳术不是练长跑和肌肉,没必要过 分练习。

跟随刘树林老师学拳之后,方知道孙式拳的练法其实朴实无华,并没有那么多的玄奥高深的道理,正所谓大道至简、小道至繁、邪道至玄。现在许多人都热衷于玄妙 的拳理和心法,而忽视了基础训练,实在是舍本求末。功夫其实等于正确的动作加时间。动作做正确了,练习时间长了,功夫慢慢就好积累增加、越来越大。如齐公 博按正确的姿势站了三年三体式出了功夫,李存义只教了尚云祥半天,尚云祥一练就是十年,而出了功夫,李玉琳那么大的功夫,初跟孙公练拳时也是只站三体式。 功夫到了,高深的东西只是一张窗户纸,一捅就破。但花同样的时间,不同的人出的功夫大小却不一样,练功比孙公苦的不会没有,但为什么孙公能达到那么高的境 界,而别人达不到,这是每个人的天分悟性、命中造化决定的,不可强求,正如以物理为职业的千万,牛顿爱因斯坦能做出那么大的成就,而大多数人只能在中学大 学做一名普通老师。因此练拳不可过分和别人比,得自己和自己比,自己能不断有所提高就可以了。

正确的动作是指身体的各部位:头、眼、颈、肩、肘、手、腰、胯、腿、脚在静止和运动中都符合孙式拳的要求。例如在运动中身体绝不可前倾或后仰,一点不能 晃,正如孙振岱诗云身似桅杆脚如船,船行的时候桅杆会乱晃吗?头部则要时刻做到虚领顶劲,俗称梗脖子,这个梗字很形象,脖子向后向上一提,下颌一收就对 了,可以参考孙公的拳照。书中的一些说法很抽象,如一气含四象,其实就是正确的姿势。之所以说刘树林老师是明师,不仅因为他的训练方法合理,而且因为他的 眼光犀利,一眼就能看到你的毛病再哪,并能告诉你如何改进。按他的说法是帮你解决问题。

正确的动作对初学者来说往往难以做到,刚开始可能连静止状态都无法达到要求,静止状态达到要求了,一动起来由于气血不足够通畅、腿部力量不够动作不知不觉 又走样了,而往往自己难以察觉。现在很多人的毛病都是练拳时身体乱晃,但却难以避免。因此在练拳的前期需进行无极桩和马步云手的训练,否则难以达到孙式拳 单重的要求,不能一味强调单重,得看是否能做得到单重,一开始不妨练习马步。无极桩刘老师要求从十五、二十分钟站起,逐步站到四十分钟。马步云手也是要求 逐步练到四十分钟。在练拳之后也需老师经常纠正动作,自己也应当多照镜子进行检查,并和孙公拳照进行对比。

有些老师比较注重让你松啊、通啊、意啊、气啊什么的,但刘树林老师不讲这些,他只让你按正确的方法去练习,每种练法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功夫到了,稍一 点播,许多玄虚的东西自然就能做到。如果练拳时一味求松,即使满脑子想着松到脚底,实际上也无法做到。反而意念太重,影响练拳的效果,不如什么也别想,采 用正确的姿势练收到的成效大,日久天长自然出功夫,做到松也不是大问题。刘树林老师仅对一些特别紧张的学生或者一些容易紧张的动作说要放松一点,姿势做得 潇洒一点,大部分时候并不刻意让你放松。再说气的问题,刘树林老师认为功夫没到哪来的气,功夫到了气自然来了,比如无极桩站到一定时候,腹内自然气息搏 动。功夫到了自然产生气,自然沉于脚底,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是刻意求出来的。因此,练功夫的捷径还是什么也别想,按正确的姿势去练。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